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主要介绍了春节期间健康的生活方式,特别提醒关于饮酒的危害和注意事项。文章指出长期饮酒与多种疾病风险的增加有关,包括心血管疾病、肝脏疾病等。同时给出了减少酒精吸收的方法和四类不适宜饮酒的人群。最后强调饮酒要适度,文明饮酒、科学饮酒。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春节期间也要注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文章提醒春节期间家人朋友聚会时,要特别注意饮酒的问题,避免无节制的饮酒带来的身体伤害。
关键观点2: 酒精与多种疾病风险的增加有关。
长期饮酒可能导致心血管疾病、肝脏疾病、胰腺疾病、癌症等疾病风险的增加。
关键观点3: 减少酒精吸收的方法。
包括不要空腹饮酒,饮酒前喝些富含蛋白质的饮品如牛奶、酸奶等,饮酒前吃点主食,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蔬菜,喝些柠檬水等。
关键观点4: 四类不适宜饮酒的人群。
包括孕妇、乳母、儿童、青少年,对酒精过敏的人,正在服用可能与酒精产生作用的药物的人群,患有某些疾病的人,以及特定职业作业期间的人员。
关键观点5: 饮酒要适度。
文章强调饮酒要适度,文明饮酒、科学饮酒,为自己的健康负责,也为家人负责。
文章预览
广东省疾控局、广东省疾控中心 温馨提醒您: 春节假期 也要注意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哦💗 春节期间,家人朋友聚会,少不了推杯换盏、觥筹交错,无节制的饮酒往往只带来一时的快感,最终伤害消耗的却是身体。 并且长期饮酒与多种疾病风险的增加有关,包括心血管疾病、肝脏疾病、胰腺疾病、癌症等。 酒精是怎样被身体吸收的? ▼ 酒的主要成分是酒精,学名乙醇。从喝下的第一口开始,先在口腔中被黏膜吸收非常少的量,接着会有10%~20%被胃部吸收,随后有75%~80%被小肠快速吸收,吸收的乙醇随血液流动到全身并在肝脏完成90%的代谢,且仅有1%~2%的酒精通过尿液、汗液和呼吸排出体外。 注意!喝酒不要超过这个量 ▼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建议,以酒精量计算,成年人一天最大饮酒的酒精量不超过15g,任何形式的酒精对人体都是无益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