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玉树芝兰
思考教育、写作和互联网。 我已委托“维权骑士”(rightknights.com)为我的文章进行维权行动。
目录
今天看啥  ›  专栏  ›  玉树芝兰

开箱即用的 AI 第二大脑,好使吗?

玉树芝兰  · 公众号  · 大数据  · 2024-09-03 16:36

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主要介绍了作者在知识处理与输出方面的懒人需求,尝试了各种笔记工具后,对生成式AI带来的变革充满期待。文章还介绍了RAG技术的工作原理及其在笔记整理中的应用,同时对不同笔记软件和RAG方案的优缺点进行了评估。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作者的需求

作者希望知识的处理与输出能变得更加容易,尝试了各种笔记工具后,仍觉得不够友好,期待能无压记录、精准回顾、流畅输出。

关键观点2: RAG技术的工作原理

RAG会把大量文档切成小块,像便利贴一样,快速搜索相关信息并拼凑成完整背景资料,交给AI给出更准确的回答。主要目的是解决AI模型记忆力有限的问题。

关键观点3: 不同笔记软件和RAG方案的优缺点

云端笔记软件提供的RAG方案可避免手动上传和自动更新问题,但将笔记全部放在云端并非最佳选择。本地笔记存储的Obsidian Copilot原本最受推荐,但对小白用户不够友好。文章最后介绍了一个真正笔记本地存储、开箱即用的RAG方案。


文章预览

(注:本文为小报童精选文章。已订阅小报童或加入知识星球「玉树芝兰」用户 请勿重复付费 ) 需求 作为一个懒人,我一直希望知识的处理与输出能 变得更加容易一些 。这些年,我尝试了各种笔记工具,包括 Evernote, Notion, Obsidian, Logseq, Roam Research, Heptabase 等,就是希望能够 无压记录,精准回顾,流畅输出 。 在生成式 AI 真的带来这场变革之前,这些工具对于懒人还都是不够友好 —— 你得自己尝试对采集来的信息进行加工。就算不分类,也得打个标签,或者,怎么着也得手动建个双向链接吧? 其实我希望的,是随时去记录,而不必操心加工整理的事儿。当我真正想要调用之前的知识储备时,只需要一个自然语言简单查询,AI 就能遍历我的笔记库,自己根据语义找寻相关记录,然后总结输出,给我一个满意的答案。 这个事儿看起来容易,实践起 ………………………………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
总结与预览地址:访问总结与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