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自然系列
Nature Research官方账号,介绍中国及世界科技出版业最新动态,如何在Nature及其子刊上发表论文,针对中国研究人员的最新产品及服务。
今天看啥  ›  专栏  ›  自然系列

挠痒痒为什么感觉很爽 | 伦敦地铁里的蚊子不是本地蚊? | AI会对我们的大脑有什么影响? | 自然每周简报

自然系列  · 公众号  · 科研  · 2025-02-12 12:40
    

主要观点总结

本周自然简报精选了多个热点科研事件,包括小行星样本颠覆生命起源假设、挠挠痒痒感觉爽爽、植物园容量已达极限、伦敦地铁蚊子不是伦敦本地蚊等。此外,还介绍了猪器官试验获准进行、谷歌和AI对大脑的影响以及微生物在太空的应用等。每个话题都有二维码链接供读者进一步阅读全文。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小行星样本发现对生命起源假设提出质疑

研究人员在超净实验室的惰性气体环境中打开小行星贝努的罐子,发现其碎片中含有生命的基石和氨基酸。这些氨基酸的结构与地球生物体中的不同,引发科学家对生命起源假设的重新思考。

关键观点2: 挠痒痒的益处与机制

研究发现,挠痒痒可以激活免疫反应,帮助保护皮肤防御有害感染。同时,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人类会喜欢挠痒痒。但过度挠痒可能会加重皮肤病。

关键观点3: 植物园面临空间耗尽的挑战

随着植物园所需的空间正在耗尽,保护濒危植物的工作受到威胁。研究人员建议建立更多植物园和全球“收藏库”来保护植物种群,并指出收集野生植物标本的困难。

关键观点4: 伦敦地铁蚊子具有古老起源

对伦敦地铁库蚊的基因分析表明,这种蚊子起源于数千年前的中东地区。此前科学家曾认为该物种是在地铁中演化的。

关键观点5: 猪器官移植试验获准进行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了首个测试猪器官移植到人体的临床试验。六名终末期肾病患者将接受基因编辑的猪肾移植手术,以降低排异风险。

关键观点6: 互联网和AI对记忆力的影响

研究表明,互联网和数字技术可能会影响特定任务的表现。随着生成式AI工具的出现,这种情况可能会改变,因为AI可能输出令人信服的错误信息,给人们植入虚假记忆。

关键观点7: 微生物在太空的应用与挑战

随着人类进入太空的深入,利用微生物制造所需材料和回收废物成为一种想法。但在太空中使用微生物需要弄清楚它们在全新环境中的行为方式。


文章预览

自然每周简报2025年2月12日第246期 亲爱的读者们:本周自然简报精选了多个热点科研事件,您将看到:小行星样本颠覆生命起源假设、挠挠痒痒感觉爽爽、植物园容量已达极限、伦敦地铁蚊子不是伦敦本地蚊、猪器官试验获准进行、谷歌和AI会对我们的大脑有什么影响?微生物从未涉足的地方,更多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全文。 热点资讯 1. 小行星样本颠覆生命起源假设 研究人员在超净实验室的惰性气体环境中打开了装有小行星贝努样本的罐子,以避免污染。来源:Robert Markowitz 研究人员发现,从贝努小行星收集的碎片中含有生命的基石——构成DNA和RNA的五种核碱基,以及构成已知蛋白质所需20种氨基酸中的14种。但不同的是:地球生物体中的氨基酸通常表现出“左旋”结构,而贝努小行星样本中的“左旋”结构和镜像的“右旋”结构数量接近。这对许 ………………………………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
总结与预览地址:访问总结与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