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AI范儿

从GPT到DeepSeek:字节跳动为何总是“慢半拍”?十万员工拖垮AI野心

AI范儿  · 公众号  · 互联网安全  · 2025-02-15 10:27
    

主要观点总结

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了字节公司在AI领域的战略反应迟钝问题。CEO梁汝波在字节全员会上自揭公司短板,指出字节在GPT时代错失三年窗口期,以及在DeepSeek长链思考模型上的二次掉队。尽管公司试图通过启动'SeedEdge'计划转向AGI长期投入,但如果无法根治'大公司病',字节恐将继续处于追赶者的被动姿态。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错失GPT时代三年窗口期

在2018-2021年国内大模型创业公司起跑时,字节直到2023年才讨论GPT技术,导致大模型布局至少晚了两年。

关键观点2: DeepSeek长链思考模型的二次掉队

当OpenAI发布长链思考模型时,字节反应滞后,DeepSeek反超字节的豆包大模型,成为国产大模型日活第一。

关键观点3: 大公司病的担忧

梁汝波担忧如果不能根治大公司病,字节将难以摆脱追赶者的姿态,因为AI战场上速度的落后可能意味着时代的抛弃。


文章预览

2025年2月15日的字节全员会上,CEO梁汝波再次“自揭伤疤”,将矛头直指公司战略反应的致命短板——从GPT到DeepSeek,字节的迟钝已成惯性。 1.GPT时代:错失三年窗口期 早在2018-2021年,国内大模型创业公司已密集起跑,而字节直到2023年才在公司层面“半正式”讨论GPT技术,彼时连技术回顾会议都未将其列为重点。这种后知后觉,直接导致其大模型布局比行业晚了至少两年,甚至被自家高管公开承认“敏感度不如创业公司”。 2.DeepSeek长链思考:二次掉队 当 OpenAI 在 2024 年 9 月发布长链思考模型引发行业震动时,字节的反应再次滞后。梁汝波坦言,若当时能“及时嗅到风向”,本可抢占先机,但团队“跟进速度不够”,最终让 DeepSeek 以“日活 3000 万、登顶全球下载榜”的成绩反超字节的豆包大模型,成为“国产大模型日活第一”。 梁汝波虽喊出“始 ………………………………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
总结与预览地址:访问总结与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