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新京报评论

“老师家访遭拒绝”,别误读了家长心声 | 新京报快评

新京报评论  · 公众号  · 时评  · 2025-02-09 15:19
    

文章预览

家访是做好家校融合教育的有机环节,不会“过时”。 ▲电话、微信等逐渐成为家校沟通主要方式,但并不意味着家访没必要了。图/IC photo 文  |  胡欣红 近日,一则“班主任寒假家访遭各种理由拒绝”的热搜,引发了关注。在不少人印象中,家访是深受家长欢迎的一种家校沟通方式,如今咋就变得不受待见了? 据央广网报道,在离新学期还有十多天的日子里,上海有中小学教师已开始筹划家访。但多位班主任表示,部分家长和同学以各种理由不让老师上门。 无独有偶,日前浙江有家长在网上发起“是否喜欢教师入户家访”的调查,仅三天就有6200多位网友参与,5300多位投给了“不喜欢”,占比高达85.5%。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每个学生的成长都离不开家庭环境的影响。如果不深入学生家庭,老师就难以真正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更谈不上 ………………………………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
总结与预览地址:访问总结与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