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介绍了中后台系统环境标识方案的实施过程、设计思路、实现细节以及兼容性处理,并总结了功能的成功落地和未来的展望。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背景和目标
在日常开发和测试工作中,团队成员对当前系统环境真实性的疑虑增加了内部沟通的成本和操作上的不确定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团队旨在设计一种中后台系统的环境标识方案,以清晰地区分测试环境、沙箱环境以及线上环境。
关键观点2: 方案设计和实现
通过在Nginx配置中为每个接口添加一个环境标识的响应头,前端应用可以检测这些响应头中的标签,并根据这些信息在界面上显示相应的环境标识。为了提高灵活性,提供了一系列配置选项,包括自定义DOM类名或ID选择器、自定义样式以及控制环境标识的显示逻辑。
关键观点3: 兼容性和优化
为了解决路由切换和DOM更新滞后的问题,采用了MutationObserver来监听DOM的变化。为了兼容泛域名访问,通过获取所有请求接口的responseUrl,并在主机域名的基础上进行过滤。同时,对于iframe内嵌页面,通过判断window.self !== window.top来决定是否进行环境监测。
关键观点4: 总结与展望
中后台环境标识功能已成功落地,并受到测试和研发同学的好评。目前正在推动其他业务线接入这一环境标识能力,并承诺持续优化功能,以适应不断变化的业务需求。
文章预览
前言 介绍了大转转 FE 团队为了解决团队成员对当前系统环境(测试、沙箱、线上)真实性疑虑而开发的中后台系统环境标识方案,详细描述了该方案的设计思路、实现过程、配置选项以及兼容性处理,并最终总结了该功能的成功落地和持续优化的展望。今日前端早读课文章由 @王红艳分享,公号:大转转 FE 授权。 正文从这开始~~ 背景 在日常的开发和测试工作中,可能会经常遇到团队成员对当前所处环境真实性的疑虑。例如,开发人员和测试人员经常会问:“我们现在是在测试环境中吗?” 或者 “为什么测试环境的数据看起来这么真实?” 这些问题不仅增加了内部沟通的成本,还可能导致操作上的犹豫不决,进而影响工作效率。 目标 为了使团队成员能够轻松识别当前系统所处的环境,从而减少混淆和错误操作的风险,我们深入探索并实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