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预览
经络通畅 身心无恙 中医看待麻木就是气虚则麻,血虚则木。 身体某些部位缺气缺血,就会以麻木的方式提醒,耗得太厉害,该补了。 张仲景在《金匮要略》里对麻木有了新的认识,把麻木的原因归结为“血痹”,痹是个通假字,通闭塞的闭,闭就是不通。血液流通受阻,气血过不来,也会导致缺气缺血。 血液不流通,张仲景认为是受了寒。 血液好比是流淌在身体里的大江大河,夏天河流运行很顺畅,一到冬天,气温下降,就结冰流不动。血出了问题,又会影响到气,因为气血是不分家的。 很多人都有过体会,冬天在外边待的时间长了,手脚就会冻麻,没有知觉,要进屋暖和才能缓过劲儿。这就是中医常说的“血遇温则行,遇寒则凝。” 以前遇到过一位六十多岁的老太太,就是手麻。麻到连碗筷都拿不稳。考虑到年事已高,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