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科技日报报道,9月26日,国家能源集团朔黄铁路黄骅南站开出一列万吨级无人驾驶重载列车,成功行驶两个半小时后精准停靠在黄大线的东营西站。此次试验的列车共108节,全长约1.3公里,总重达10800吨。此次无人驾驶重载列车的试验是我国在该领域的新突破,实现了从关键技术到管控模式的自主可控,并创造了新业态和新范式,其中多项技术填补了行业空白。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无人驾驶重载列车成功开行
该列车在行驶两个半小时后精准停靠在指定位置,这标志着我国重载铁路智能驾驶领域的新突破。
关键观点2: 列车的关键技术及管控模式实现自主可控
研发团队在数字化仿真、智能化驾驶、远程化遥控、集约化调度、一体化监测、少人化值守等方面实现了自主创新,打造了智慧重载运输新范式。
关键观点3: 多项技术填补行业空白
综合保障及仿真模拟、远程操控及自动驾驶、空天车地一体化安全监测等技术实现了行业内的技术空白。
文章预览
◎ 科技日报记者 陆成宽 9月26日,随着一声长笛响起,一列万吨级无人驾驶重载列车从国家能源集团朔黄铁路黄骅南站出发,行驶了两个半小时后,顺利到达黄(骅)大(家洼)线东营西站,精准停靠在指定位置。 此次开行的试验列车共108节,全长约1.3公里,总重达10800吨。 这是我国重载铁路智能驾驶领域的新突破,标志着无人驾驶重载列车完成开行试验。 此次试验的无人驾驶重载列车,从关键技术到管控模式都实现了自主可控。研发团队创建了“数字化仿真、智能化驾驶、远程化遥控、集约化调度、一体化监测、少人化值守”的新业态,打造了国内首家在车站集中控制、列车智能驾驶全系统革新的智慧重载运输新范式,其中综合保障及仿真模拟、远程操控及自动驾驶、空天车地一体化安全监测3项技术填补了行业空白,实现了“列车驾驶无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