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介绍了预判设计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包括如何根据用户当前场景判断用户需求及目标,分析用户行为,进行预判设计,以及需要注意的风险点。文章还结合京东APP,探讨了预判设计在购物场景中的应用和可能产生的积极影响。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预判设计的概念和意义
预判设计通过预见用户需求,减少决策数量,降低用户认知负荷,帮助用户快速达成目标。对用户而言,可以创造更愉悦轻松的体验;对平台而言,可以提高转化率和用户体验。
关键观点2: 预判设计的实现方式
根据用户当前场景判断用户需求及目标,分析用户正在进行的操作,预判用户下一步的行为。在整个行为路径中为用户提供适时帮助或引导,分为直觉行为、意识行为和负向行为三类。
关键观点3: 预判设计的应用实例
举例说明了预判设计在不同行为类型中的应用,如微信收款码中的保存二维码弹层、微博长时间悬停引导评论等。
关键观点4: 预判设计的风险及注意事项
预判设计需要注意的风险包括用户隐私、错误引导造成的“体验泡沫”等。需要注意深入分析用户动机、适时性触发、减少干扰项、控制及信任等。
关键观点5: 预判设计与京东APP的结合
探讨了预判设计在京东APP中的应用场景,包括提升人货场效率、促进下单购买、浏览查看中启发下一步操作、取消订单/退款等负向行为挽留等。
文章预览
关注 三分设 和 25 万设计师一起成长 京东设计中心JDC | 三分设 从健康、饮食到工作学习,人们每天平均会做出20000个决策。“仅食物一项,人们一天就要做出约226个决策”。大多数用户都承受着决策疲劳的痛苦影响(即用户做的决策越多,不合理的决策就越多),承担着较重的认知负荷。要吸引越来越忙碌,精疲力竭的用户,需要仔细考虑我们的产品如何帮助他们完成任务,快速达成用户目标。 什么是预判设计 预判设计可以通过预见用户的需求,减少甚至消除用户必须做出的决策数量从而降低用户的认知负荷,帮助用户快速达成目标。用户思考实现目标所需要做的事情越少,实现目标的可能性就越大,可以说预判设计是降低用户认知负荷,帮助用户快速达成目标的一种有效的设计方法。 对用户:预判设计帮助用户减少做决策的数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