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是一份关于春节期间的常见诈骗手段及案例分析,包括刷单返利、虚假购物服务、邮件盗刷、机票退改签和冒充物流客服等五大骗术。警方提醒公众提高警惕,通过官方渠道进行交易和核实,不轻易相信陌生人和陌生链接,保护个人信息和财产安全。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刷单返利诈骗
骗子通过快递卡片、社交媒体等渠道诱骗受害人参与刷单返利活动,实则骗取钱财。警方提醒公众不要扫描卡片上的二维码,谨防落入骗子设置的陷阱。
关键观点2: 虚假购物服务诈骗
骗子在二手交易平台或社交软件上发布虚假购物服务信息,如无法预约到稀缺资源,诱导受害人购买虚假产品或服务。警方提醒公众务必通过官方渠道购买,不轻信陌生人的内部渠道说辞。
关键观点3: 邮件盗刷诈骗
骗子通过发送含有恶意二维码的邮件,诱导受害人输入个人信息,进而进行盗刷。警方提醒公众收到陌生邮件时要仔细核实,不随意填写个人信息。
关键观点4: 机票退改签诈骗
骗子冒充航空公司客服,以航班取消为由,诱导受害人点击陌生链接或下载不明软件,骗取钱财。警方提醒公众要通过官方渠道核实信息,不轻易点击陌生链接。
关键观点5: 冒充物流客服诈骗
骗子自称是快递公司客服,以快递丢失为由进行赔偿,诱导受害人转账。警方提醒公众接到自称快递公司的电话时要提高警惕,通过官方渠道核实。
文章预览
岁末之际 正是诈骗“收尾”之时 不少骗子绞尽脑汁 “冲业绩” 警方通过对近些年来 春节假期高发的骗局 进行了细致梳理 为大家准备了一份 “反诈大礼包” 快来看看吧 骗术一:刷单返利 典型案例 近日,市民李先生收到一个快递,打开后里面是一张卡片,卡片上印有“超级秒杀,春节狂欢购领取YSL全明星礼盒”,并附带领取的二维码。李先生扫码后进入一个支付宝群聊,李先生在群里抢了几个红包。之后群内发红包的人又在群里发了一个网址链接并称可以下载商家专用APP来领取礼品,李先生就点击下载了APP。李先生进入APP后,“客服”发来消息称,可以做任务获取佣金,并将李先生拉入群聊。刚开始,李先生做了几单点关注的任务并成功领取了佣金。之后客服称可以充钱兑换积分做升级任务,能拿更多佣金,任务完成后本金佣金会一并返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