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预览
转自:知识分子 如涉版权请加编辑微信iwish89联系 哲学园鸣谢 图源:Pixabay 导读 作为“21世纪公共卫生领域最伟大的进步”,仿制药自问世起,人们对它便是“爱恨交织”。 以电影 《我不是药神》 为例,主角为帮助买不起昂贵进口抗癌药的白血病患者,从印度大规模走私低价仿制药卖给他们。影片中患者对于新药的渴求真实而迫切。 其成本约等于原研药的零头,仿制药的出现,意味着更多的患者能够更快、以更低廉的价格吃得上药 —— 这对许多国家的公共卫生系统至关重要。尤其在当下,全球老龄化加速,医疗负担加剧,医疗保健支出在GDP的占比再创新高 (注:2023年,全球医疗支出占全球GDP的10%,美国17.3%,中国7.2%) 。 以美国为例,美国人每日服用的处方药数量高达1.31亿份,其中仿制药占据90%的比例。而在这些仿制药中,40%来自印度。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