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这篇文章主要探讨了NVIDIA GPU的'利用率'指标可能产生的误导,并深入探讨了这个问题的本质。文章指出,nvidia-smi等工具报告的GPU性能指标可能并不能准确反映GPU的实际使用情况,特别是对于理解GPU的饱和度和实际计算能力方面。文章通过探索NVIDIA开发者论坛上的例子和官方文档,解释了GPU利用率的定义和计算方式,并指出其与常规理解的不同之处。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NVIDIA GPU的'利用率'是一个容易误导的术语。
文章指出,'利用率'是指设备在过去采样周期内被使用的时间比例,而不考虑在此期间使用了多少流式多处理器(SM)。这与常规理解的利用率不同,常规理解的利用率是指正在使用的GPU处理器的比例。
关键观点2: nvidia-smi报告的'GPU利用率'可能并不代表GPU的饱和程度。
文章通过搜索代码和官方文档,揭示了nvidia-smi报告的'GPU利用率'仅仅是表示设备被使用的频率,而不反映被利用的容量或饱和度。因此,对于实际部署的GPU应用程序,应考虑使用基于DCGM的指标来衡量GPU的饱和程度。
关键观点3: 文章建议优先考虑饱和度指标来评估GPU性能。
文章指出,关注饱和度指标(如FP64/FP32/FP16激活、张量核心激活百分比、NVLINK带宽、GPU内存带宽百分比等)对于评估GPU的实际性能是有益的。这些指标能更准确地反映GPU的工作负载和计算能力。
免责声明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摘要由平台算法生成,仅为信息导航参考,不代表原文立场或观点。
原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为原作者并希望删除该摘要或链接,请通过
【版权申诉通道】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