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主要关注华为与合资企业在汽车领域合作的情况,特别是问界之后的智界S7项目遇到的困境和挑战。文章还涉及了华为合作模式的变化,以及合作车企的心态和应对策略。同时,文章也提到了波音公司在星际客机项目中的挫折和港险增长背后的灰色空间等相关报道分析。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华为与合资企业合作拓展汽车版图
华为通过问界成功之后,开始与其他车企合作拓展汽车版图。但合作过程中也面临一些困境和挑战,如智界S7项目遭遇延迟交付风波等。
关键观点2: 华为合作模式的变化
华为在问界成功之后调整了合作模式,鸿蒙智行从1.0升级到2.0,试图进一步增强掌控力。合作车企在2.0模式下扮演“代工厂”角色,收益相对固定,其他环节由华为主导。
关键观点3: 合作车企的心态和应对策略
合作车企对与华为的合作持有不同的心态和策略。例如,奇瑞汽车在与华为的合作中更注重保护自身收益,对华为的指手画脚表示不愿接受。
关键观点4: 波音公司在星际客机项目中的挫折
文章还提到了波音公司在星际客机项目中屡遭挫折的情况,但具体细节并未在摘要中提及。
关键观点5: 港险增长背后的灰色空间
文章还报道分析了港险增长背后可能存在的灰色空间,但具体细节并未在摘要中提及。
文章预览
点击上方蓝字 关注我们 在余承东的宏图之中,华为的合资企业们可以“同富贵”,但能“共患难”吗?;国泰君安与海通的合并,做大规模之外如何“填坑”?;始于巴以冲突的红海危机还在持续蔓延,全球造船和航运业为什么却迎来了新机? 播音|财新 杨律 文稿|杨律 仇一 音频剪辑| 仝瀚元 原名为小康股份的赛力斯,在2016年开始,谋求向新能源汽车及高端化转型,去美国设立了全资子公司。但是赛力斯的几番尝试全部遭到挫败,业绩反而受到新业务的拖累,在2020年扣非净亏损超过23亿元。直到2021年4月,华为与赛力斯达成合作,扮演了“白衣骑士”,二者共同推出问界车型。 时至2024年上半年,赛力斯取得营业收入650.4亿元,同比增长489.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6.25亿元,公司扭亏为盈。 对华为终端有限公司董事长余承东来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