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该文章主要介绍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的叶瑞强研究组,以拟南芥为模式植物研究植物感知和响应碳氮营养信号的分子机制。文章包括研究组的简介、研究组长叶瑞强的教育背景和研究方向、研究组的成果以及公开招聘助博士后的相关信息。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研究组的简介和研究领域
该文章介绍了叶瑞强研究组,该组以拟南芥为模式植物,结合水稻、大豆等农作物,研究植物感知和响应碳氮营养信号的分子机制,旨在解决植物碳氮高效利用和增强植物碳汇效率等重要问题。
关键观点2: 研究组长的教育背景和研究经历
叶瑞强研究员的本科和博士分别毕业于武汉大学和浙江大学,博士期间在清华大学和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联合培养,之后在美国哈佛医学院/麻省总医院进行博士后研究,于2022年7月加入了分子植物中心。
关键观点3: 研究组的招聘需求和应聘条件
研究组因研究发展需要,公开招聘助博士后2-3人,要求应聘者具有或即将获得生命科学等相关方向博士学位,对研究有强烈兴趣,把科研作为自己长期职业目标,具有出色的中英文读写能力,身体健康,年龄一般在35周岁以下。
关键观点4: 研究组的薪酬待遇和国际交流机会
入选者将按照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卓越创新中心相关规定及个人情况获得具有竞争力的薪资,全力支持申报各类项目,提供国际交流和合作的机会。
文章预览
来源:叶瑞强研究组 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叶瑞强研究组,以拟南芥为模式植物,结合水稻,大豆等农作物,研究植物感知和响应碳氮营养信号的分子机制。服务于解决植物碳氮高效利用,增强植物碳汇效率等重要问题。已在 Nature,Molecular cell (两篇)、Plant Cell(封面)、Molecular plant、Elife 等高影响力期刊发表多篇研究论文。现因研究发展需要,公开招聘助博士后 2-3 人。 一、研究组长简介 叶瑞强研究员,本科和博士先后毕业于武汉大学和浙江大学,博士期间在清华大学和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联合培养,之后在美国哈佛医学院/麻省总医院进行博士后研究。于 2022 年 7 月加入了分子植物中心,已经获得多项项目的支持。更多研究组信息详见: http://www.cemps.cas.cn/sourcedb/zw/zjrc/202207/t20220726_6494117.html 二、招聘岗位及需求 1、招聘岗位: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