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介绍了国家卫健委和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发布的50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中的GB 10769-202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婴幼儿谷类辅助食品》。文章详细阐述了新标准的主要变化,包括适用范围的调整、术语与定义的更新、产品分类的重新定义、原料选用范围的修订、营养成分指标的规定优化、微生物要求的修改、需限制脲酶活性的产品范畴的调整,以及包装介质的具体要求说明。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发布机构与标准概述
国家卫健委和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发布了50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其中包括《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婴幼儿谷类辅助食品》(GB 10769-2025)。食品伙伴网对2025版与2010版本进行了比对解读。
关键观点2: 适用范围的调整
对标准的适用范围进行了调整,明确了适用的年龄段为6-36月龄的婴幼儿,并调整了术语定义中的人群描述。
关键观点3: 术语与定义的更新
更新了婴幼儿谷物辅助食品的定义,增加了小米作为主要原料,并调整了谷物占干物质组成的比例要求。
关键观点4: 产品分类的重新定义
修订了婴幼儿谷物辅助食品的分类及其描述,包括即食状态的产品。并扩大了原料中可用乳的范围。
关键观点5: 原料选用的修订
基于食品安全和科学研究的考虑,修订了原料的选用范围与具体要求,避免婴幼儿肉毒杆菌毒素中毒和过敏风险。例如,不允许使用蜂蜜作为原料。
关键观点6: 营养成分指标的规定优化
为保障婴幼儿的营养和健康安全,对部分营养成分增加了上限值,并调整了添加糖限量。基本营养成分指标和维生素C的要求有所变化。
关键观点7: 微生物要求的修改
增加了即食谷物辅助食品的微生物要求,如商业无菌的要求。并按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体系建设原则》要求,对污染物、真菌毒素、致病菌限量要求进行了调整。
关键观点8: 其他方面的调整
调整了需限制脲酶活性的产品范畴,并增添了关于包装介质的具体要求说明。
文章预览
2025年3月27日,国家卫健委、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发布了50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其中包括GB 10769-202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婴幼儿谷类辅助食品》,食品伙伴网将2025版与2010版本进行了比对,并对2025版中的主要变化进行了归纳和解读。供大家参考。 1、调整适用范围的表述方式 为使本标准中人群描述与其他标准保持统一,将适用范围及术语定义中人群描述进行了明确,调整为“适用于6-36月龄较大婴儿和幼儿食用的婴幼儿谷类辅助食品”。 2、更新术语与定义的内容 谷物是婴幼儿重要的能量和营养来源,本次修订婴幼儿谷物辅助食品定义,增加了“小米”作为主要原料,并将谷物占干物质组成的“25%以上”修改为“50%及以上”。 3、重新定义产品分类及其描述 修改了“婴幼儿谷物辅助食品”“婴幼儿高蛋白谷物辅助食品”的定义,明确包括即食状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