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主要介绍了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公共技术中心的电子显微镜实验室,包括实验室简介、主要分析对象及应用领域、代表性成果、主要仪器、实验室人员及联系方式等。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实验室简介
电子显微镜实验室成立于2012年,是研究所构建的微区微量原位分析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针对地学和行星样品的形貌、结构、成分和磁学性质等进行分析。
关键观点2: 主要分析对象及应用领域
实验室以地球和行星科学样品种类多样为分析对象,通过先进的微区显微分析技术,揭示物质的形貌特征、精细结构和化学成分等,获得宏观地质或行星样品的形成和演化历史等信息。
关键观点3: 代表性成果
介绍了嫦娥五号月壤样品单颗粒分析、荧光-电镜联用新技术及环境微生物综合研究策略、磁性矿物量化识别新体系和地质样品的精细结构表征等代表性成果。
关键观点4: 主要仪器
实验室拥有扫描电子显微镜、聚焦离子束双束系统、透射电子显微镜、光学和X-射线显微镜等多种大型分析仪器。
关键观点5: 实验室人员
实验室人员包括李金华研究员(实验室主任)、谷立新高级工程师等。
关键观点6: 联系方式
提供实验室的联系方式,包括联系人、联系电话和邮箱等。
文章预览
导读: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公共技术中心是我国地球与行星科学领域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综合性技术支撑服务平台,旨在通过技术方法研发和技术服务为科技创新提供关键技术支撑。为进一步加深所内外科研人员对我所公共技术中心的了解,深入推进技术交流与合作,提高支撑服务水平,促进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科技平台处策划了“仪器平台巡礼”栏目,逐一系统介绍公共技术中心的仪器平台。 本期介绍电子显微镜实验室。 01 实验室简介 电子显微镜实验室 (Electron Microscopy Laboratory)成立于2012年。实验室是研究所构建的微区微量原位分析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针对地学和行星样品的形貌、结构、成分和磁学性质等开展跨尺度、微损耗、多维度的分析,未来还将进行原子尺度的精细结构研究。实验室现有大型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