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央视报道南通部分羽绒被商家存在“以丝充绒”的违法现象,即用便宜的飞丝代替鸭鹅绒制作羽绒被。这导致劣质羽绒被流向市场和酒店。南通家纺产业受到冲击。事件还暴露了南通家纺行业的其他问题,如主播虚假宣传、产品质量不达标等。同时,也反映出南通家纺产业竞争激烈、品牌建设重要性等问题。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以丝充绒”现象严重,南通家纺品牌受影响
南通部分羽绒被商家用飞丝代替鸭鹅绒,生产劣质羽绒被,流向市场和酒店。这严重损害了南通家纺的品牌形象。
关键观点2: 主播虚假宣传,产品质量问题突出
一些主播在直播间虚假宣传,声称的羽绒被实际填充的是飞丝。同时,产品标识虚假,检测报告也不真实。
关键观点3: 家纺产业竞争激烈,品牌建设至关重要
南通家纺产业竞争激烈,白牌厂商和代工工厂众多。要建立精品家纺品牌,需要重视品牌建设,加强行业监管,提高产品质量。
文章预览
最近央视 《财经调查》栏目报道 了南通,但不是什么好事。 记者朋友们走访南通部分羽绒被商家的直播间和工厂,发现存在“以丝充绒”的违法现象。 有商家用便宜的飞丝代替鸭鹅绒充入羽绒被壳里,生产出来的劣质羽绒被不仅被消费者买回了家,也流向部分酒店和民宿。 飞丝是什么?其实就是羽绒加工过程中脱落的单根短丝,俗称粉碎绒,是鸭鹅绒的边角废料,保暖性和蓬松度都很差。 一条正常“90绒”羽绒被成本在800元左右,如果用飞丝代替,成本能减少一半以上。 此外,这些劣质羽绒被上的标签吊牌和检测报告,也是几块钱就能买来的假货。 一句话触目惊心: 用“飞丝”冒充“羽绒”,早已成为南京当地市场“公开的秘密” 。 25日,南通市场监管局发布通报,面对舆情,官方回应算得上及时有力,但事件对南通家纺的品牌力已经造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