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预览
来自极客星球精华总结,可以加入 极客星球 导言 如今的网络应用早已从 CPU 密集型转向了 I/O 密集型,网络服务器大多是基于 C-S 模型,也即 客户端 - 服务端 模型,客户端需要和服务端进行大量的网络通信,这也决定了现代网络应用的性能瓶颈:I/O。 传统的 Linux 操作系统的标准 I/O 接口是基于数据拷贝操作的,即 I/O 操作会导致数据在操作系统内核地址空间的缓冲区和用户进程地址空间定义的缓冲区之间进行传输。设置缓冲区最大的好处是可以减少磁盘 I/O 的操作,如果所请求的数据已经存放在操作系统的高速缓冲存储器中,那么就不需要再进行实际的物理磁盘 I/O 操作;然而传统的 Linux I/O 在数据传输过程中的数据拷贝操作深度依赖 CPU,也就是说 I/O 过程需要 CPU 去执行数据拷贝的操作,因此导致了极大的系统开销,限制了操作系统有效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