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科普中国

关于恐龙,科学家有了新发现!

科普中国  · 公众号  · 科学  · 2024-11-11 10:30

主要观点总结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科学学院副教授韩凤禄研究团队联合其他机构的研究人员,对早期角龙类恐龙的颅腔形态学进行研究,发现随着体型的增大,角龙类恐龙在听觉、嗅觉和聪明程度等方面出现了退化。相关论文已在国际知名期刊《古生物学》上发表。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研究内容及成果

通过对早期角龙类恐龙的颅腔形态学进行研究,发现随着体型的增大,角龙类恐龙在听觉、嗅觉和聪明程度等方面出现了退化。研究者还利用微计算机断层扫描(CT)技术和三维模型重建方法,详细分析了早期角龙类恐龙的颅腔结构。

关键观点2: 角龙类恐龙的演化

角龙类恐龙是一类植食性恐龙,早期角龙类恐龙两足行走、体型较小,到了白垩纪晚期,经过演化,成为了四足行走、体型巨大的有角恐龙。研究者认为,角龙类在进化的过程中聪明程度、听觉和嗅觉均出现了退化的现象。

关键观点3: 研究方法和手段

研究者采用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显微CT扫描)来扫描恐龙的头骨,重建恐龙的颅腔模型,并对其进行分析。此外,研究者还探讨了角龙类演化过程中头部姿势的转变,认为这种转化很可能和它们的取食方式有关。

关键观点4: 研究的启示意义

这项研究对于认识生物演化包括人类的演化具有很强的启示作用。研究者认为,角龙类恐龙演化过程中器官功能的退化可能与它们体型的增大相关。


文章预览

近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科学学院副教授韩凤禄研究团队,联合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云南大学、南京古生物博物馆以及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对早期角龙类恐龙的颅腔形态学进行深入研究发现, 随着体型的增大,角龙类恐龙在听觉、嗅觉和聪明程度等方面出现了退化 。相关论文已于近日在国际知名期刊《古生物学》上发表。 尽管科学家们对恐龙的外部形态有了深入的了解,但对它们的内部结构,尤其是大脑和感觉器官的了解却相对有限,虽然有恐龙的脑部软组织化石保存下来,但是非常罕见。传统的方法是通过向恐龙头骨内部填充树脂等材料来铸造颅腔的物理模型,从而对恐龙大脑进行研究。而现代研究人员大多采用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显微CT扫描)来扫描恐龙的头骨,重建恐龙的颅腔模型,并作 ………………………………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
总结与预览地址:访问总结与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