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电化教育研究
《电化教育研究》由中国电化教育研究会与西北师范大学主办,创刊于1980年,是我国教育与电教界的学术理论园地和权威性刊物,素有“中国电化教育理论研究基地”之称誉,是国家级学术刊物,中文核心期刊,CSSCI来源期刊,RCCSE中国权威学术期刊。
今天看啥  ›  专栏  ›  电化教育研究

“名师课堂”促进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机理、困局与破解——基于互动仪式链理论的分析

电化教育研究  · 公众号  · 科技自媒体 教育  · 2024-10-24 09:19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探讨了“名师课堂”这一网络研修模式在促进乡村教师专业发展中的作用。基于互动仪式链理论,研究揭示了网络情境中“名师课堂”的互动仪式及其微观机理,指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文章通过深度访谈和参与式观察,发现存在身体在场不足、关注焦点混沌和身份认同缺失三大问题,提出重构教育元宇宙空间、构建网络研修画像和提高职业身份认同等解决方案。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名师课堂作为网络研修模式的重要性

本文强调“名师课堂”在促进乡村教师专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它是一种典型的网络研修模式,注重名师与乡村教师间的互动与协作。

关键观点2: 互动仪式链理论的应用

文章借鉴互动仪式链理论,深入剖析网络情境中“名师课堂”的互动仪式,揭示其微观机理,通过深度访谈和参与式观察,发现了存在的问题。

关键观点3: 名师课堂存在的问题

研究发现,“名师课堂”主要存在三大问题:身体在场不足,乡村教师情感能量微弱;关注焦点混沌,网络研修互动仪式乏味;身份符号式微,乡村教师身份认同缺失。

关键观点4: 解决策略

针对以上问题,文章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包括重构教育元宇宙空间以促进情感能量流通、构建网络研修画像以赋能主题研修、提高职业身份认同以引领乡村教师发展等。

关键观点5: 文章背景信息

文章介绍了《电化教育研究》杂志的背景信息以及本文的作者介绍、关键词等。


文章预览

陈文峰, 崔亚萌, 汪基德 (河南大学 教育学部, 河南 开封   475004) [摘   要]  “名师课堂”作为一种典型的网络研修模式,注重名师与乡村教师间的互动与协作,已成为我国促进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举措。已有研究从不同方面对“名师课堂”进行了宏观探讨,但并未立足微观网络研修情境进行深入剖析,因而难以从根本上解决其边际效用递减问题。借鉴互动仪式链理论对微观情境的研究框架,深入剖析网络情境中“名师课堂”的互动仪式,揭示其促进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微观机理,并通过深度访谈和参与式观察,发现“名师课堂”主要存在三大问题:身体在场不足,乡村教师情感能量微弱;关注焦点混沌,网络研修互动仪式乏味;身份符号式微,乡村教师身份认同缺失。因此,可进一步重构教育元宇宙空间,以多维度对话促进情感能 ………………………………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
总结与预览地址:访问总结与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