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新华社
新华通讯社官方账号。新华社是中国国家通讯社,现场新闻、原创新闻报道的大本营。
今天看啥  ›  专栏  ›  新华社

以为是糖,结果放嘴里炸了!

新华社  · 公众号  · 社会  · 2025-02-11 19:43
    

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讲述了如今烟花爆竹的种类丰富,但部分商品的包装具有迷惑性,可能导致误伤。四川成都一女子因误食摔炮而受伤。文章提醒购买者在正规场所购买,注意安全风险,并在指定地点燃放。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烟花爆竹种类丰富,但要注意部分商品的包装迷惑性可能导致误伤。

四川成都一女子因误食摔炮而受伤,提醒消费者在购买烟花爆竹时要谨慎辨别。

关键观点2: 社交媒体上网友对摔炮包装的评价存在分歧。

部分网友认为包装具有迷惑性,容易误食;也有网友表示包装是为了防潮防运输过程中被压爆炸。

关键观点3: 购买烟花爆竹需注意安全问题。

提醒消费者在有销售许可证的正规场所购买,不要到无证摊点或不法商贩处购买,并注意燃放环境。

关键观点4: 燃放烟花爆竹时需注意环境选择和人身安全。

在允许的指定地点燃放,特别是在小朋友观看或燃放烟花爆竹时要有家长看护,以避免意外发生。


文章预览

如今 烟花爆竹的种类越来越丰富了 但也要注意 部分商品的包装有迷惑性 可能会导致误伤 近日,四川成都 一女子因摔炮包装如奶糖 想吃却不慎被炸伤口腔 当事人巫女士表示: “当时我在家里看电视 客厅没有开灯 我弟弟就提了一口袋零食回来 我就感觉和小时候吃的香芋奶糖很像” 外观上看,香芋奶糖和摔炮确实存在包装相似,有网友表示颜色更像山楂糖 “然后我就开了一个放在嘴巴里 然后咬了一下,直接就爆了 当时我都懵了 说实话当时没有感觉到痛 只感觉到嘴巴里都是火药味” 不仅如此 社交媒体上不少网友也表示 这种摔炮的包装具有一定迷惑性 “智能标题识别出来是糖 但其实是摔炮” “骗朋友是糖,还真信了” “很像小时候吃的糖” 不过也有网友表示 这类摔炮的包装是为了防潮 “为了防止运输过程中被压爆炸 整成像胶囊一样的包 ………………………………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
总结与预览地址:访问总结与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