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预览
【研究背景】 水系锌碘电池具有高理论容量和低成本,是未来储能领域的有力候选者。然而,锌碘电池的应用受到负极侧锌枝晶生长和析氢腐蚀的限制,主要源于锌负极表面不均匀沉积和锌负极与水热力学不稳定所致。另外,锌碘电池中正极碘三负离子的自发穿梭效应导致活性材料损失、容量衰减和库伦效率降低。因此,开发简易且有效的方法在锌负极表面原位构筑保护层来同步解决锌负极和碘正极的问题是非常必要的。 【研究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近日,大连工业大学孙润仓教授/任文锋副教授团队 & 大化所陈忠伟院士/窦浩桢副研究员团队提出了在锌金属负极原位构筑自识别层的方法。 受人体补充锌元素的自识别机理启发,通过在水系电解液中添加硫酸软骨素分子的方法构筑仿生自识别(SR)层。利用硫酸软骨素分子与锌离子的自发配位结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