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描述了京沪高铁成为打工人专列的现象,打工氛围浓厚,商务人士出差频繁。高铁的便捷和低价成为他们的首选交通方式,但也带来了工作和生活的纠缠。打工人的疲惫情绪成为一种文化符号,用自嘲消解苦楚。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京沪高铁成为打工人专列
高铁上商务人士多,打工人出差频繁,导致京沪高铁成为商务人士的主要交通方式。
关键观点2: 高铁便利打工人工作和生活
高铁的便捷和低价让打工人能够高效出差,但也导致工作和生活的界限模糊。
关键观点3: 打工人的疲惫情绪成为一种文化符号
打工人用自嘲的方式消解疲惫情绪,形成独特的打工文化。
关键观点4: 广告营销借用打工情绪
广告商利用打工人的情绪进行宣传,形成新的营销方式。
文章预览
班味儿超过办公室。 作者 | 徐晴 编辑 | Yang 来源 | 每日人物 (ID: meirirenwu) 京沪高铁,已经成了打工人专列。坐上7:00准时发车的G2列车,你将看到疑似是老板和员工的人坐在相邻位置,一对一指导PPT;有同事排排坐打开电脑,正在“对齐颗粒度”。左手Pad,右手电脑的女士,眼睛在两块屏幕之间徘徊;扎着脏辫,看起来不羁的大哥,正被困在无数的办公消息里。哪怕是头发稀疏花白的大爷,也努力敲着键盘,修改面前的文档。 打工气氛太过浓郁,“误入”这趟高铁的非商务人士大受震撼。一位大学生买了一等座,舒服地坐下之后,摆好柠檬凤爪和小水果,戴上耳机、打开iPad、找到热血动漫……结果车一开,四周噼里啪啦的键盘声,伴着英语、日语的开会声立刻响起。战战兢兢的大学生,最终看了一路网课。 班味儿最浓的地方 走上京沪高铁G28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