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央行宣布借券操作,导致长端利率显著上行,短债变化不大,信用债利率有所下行。期限利差显著扩大,未来走势受央行干预和资金价格影响。关注央行借券规模及期限等。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央行借券操作影响
央行宣布面向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开展国债借入操作,导致本周长端债券利率显著上升,但短债和信用债利率变化不大。
关键观点2: 期限利差扩大
由于央行借券操作,导致期限利差大幅拉大,特别是10年与7年国债期限利差上升至高位。长端利率能否稳定取决于期限利差的变化。
关键观点3: 资金价格变化
随着季末因素退出,资金价格再度回落。从资金需求和资金供给两个角度来分析,未来资金需求偏弱,而资金供给受央行缩表影响有所减少,但财政存款的下降带来了资金的被动投放。
关键观点4: 债市趋势性调整压力有限
由于经济资产回报率的下降和实体部门风险偏好的下降,利率下行的动力增强。当前债券利率相对贷款等并不算高,配置力量会约束利率上行空间。长债在大幅调整后显现性价比,具有配置价值。
关键观点5: 风险提示
存在风险偏好变化超预期、货币政策超预期、外部不确定性超预期等风险。
文章预览
本周央行宣布将开展借券操作,长端利率显著上行。 本周长端利率大幅上行,短债变化不大,信用债利率甚至有所下行。本周10年和30年国债分别大幅上升7.0bps和8.5bps至2.28%和2.51%,30年国债再度攀升至2.5%以上。但其他债券利率变化不大,3年AAA中票和城投到期收益率甚至本周小幅下行1.2bps和2.5bps,1年AAA存单利率也微幅下行0.8bps至1.96%。 曲线显著陡峭化,期限利差能否进一步走阔是决定长债利率走势的关键。 由于此前监管表述为关注中长期利率风险,因而央行宣布借券之后,市场调整更多集中于长端利率。这导致期限利差大幅拉大,特别是10年与7年国债期限利差,上升至15bps的高位,是2020年6月以来的高位,与历史上高点也相去不远。期限利差上升到高位情况下,长端利率能否有效稳定在当前水平,事实上取决于期限利差如何变化。 期限利差不仅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