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预览
流产 是妊娠期最常见的一种并发症。据估计,临床上只有30%的胚胎能够从受孕发育到活产,高达70%的受孕胚胎在活产前流失,这其中能观测到的临床流产大约为10% ~ 25%。连续两次或两次以上的自然流产称为复发性流产,是更为严重的一种临床流产类型,发病率大约为1%-5%。孕妇发生流产后,不仅会使孕妇的子宫和生殖道受损,还会使孕妇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严重影响了女性生殖健康。 临床上,流产的病因十分复杂,通常包括染色体异常、子宫解剖畸形、细菌或病毒感染、免疫功能障碍、抗磷脂综合征和不良生活方式等。然而,目前仍有约50%的流产病因不明。因此,迫切需要探究不明流产的发生机制,以预防或减轻流产发生,进而提高女性的生育健康和生育能力。 近日,中山大学 张慧东 课题组在 Autophagy 期刊发表了题为:The novel lnc-HZ12 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