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介绍了中央电视台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特别节目《共和国巡礼》天津篇的内容,聚焦于“天鲲号”在共建“一带一路”中的表现,以及其在海上造岛和疏浚装备研发方面的成就。文章介绍了“天鲲号”在海上造岛过程中的作用,以及其挖掘功率和效率,同时探访了疏浚装备中心,揭示了其研发背后的故事。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天鲲号在海上造岛中的作用。
节目中展示了“天鲲号”如何在海上造岛,通过挖掘、输送和排泥等过程,形成新岛屿。其挖掘功率居世界前列,被誉为神奇的“中国速度”。
关键观点2: 天鲲号的独特绞刀技术。
绞刀是“天鲲号”的核心技术之一,能够捣碎最坚硬的岩石,并通过管线输送沙石,最远可输送到15公里以外的地方。每小时挖掘量可达6000立方米,相当于一块标准足球场挖出近1米的深坑。
关键观点3: 疏浚神器的研发背后的故事。
文章还介绍了“天鲲号”的研发过程,包括攻克材料难题、优化绞刀几何形状、提高挖掘和排泥效率等。研发者通过试验推演、算法解决距离和浓度等问题,正在研发更强大的泥泵,以进一步提升船只性能。
文章预览
9月8日,中央电视台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特别节目《共和国巡礼》天津篇正式播出。节目直击“天鲲号”阿布扎比生产一线,展现出“造岛神器”扬帆出海,在共建“一带一路”中书写“中国速度”的壮丽场景,后续特别节目又走进疏浚装备中心研发现场,实地探寻疏浚重器“百炼成钢”的背后故事,见证天航科技力量的奋进步伐。节目受到环球时报、天津电视台等多家主流媒体报道。 中央电视台 ↑ 扫描二维码查看原文 ↑ 环球时报 ↑ 点击图片查看原文 ↑ 天津电视台 ↑ 扫描二维码查看原文 ↑ 北方网 ↑ 扫描二维码查看原文 ↑ 节目内容 1 海上“神器”出天津 远航中东造岛忙 总台记者 魏然: 我现在就站在“天鲲号”的船头,这里距离阿布扎比的海岸线有5公里远,身后便是一望无际的碧蓝大海。最近几个月,“天鲲号”每天都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