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化学星球

Fundamental Research抢先看|黄方等:铁同位素示踪花岗岩演化晚期的岩浆-热液流体作用

化学星球  · 公众号  · 科技自媒体  · 2025-01-15 08:00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研究了喜马拉雅造山带中康巴淡色花岗岩的铁同位素,以追踪岩浆-热液流体的演化过程。结果显示重铁同位素组成记录了原始岩浆的高程度矿物分离结晶作用,而轻铁同位素组成与岩浆-热液流体作用密切相关。水岩反应模型显示下伏岩浆储层来源的流体不仅降低了δ 56 Fe值,还带来了丰富的稀有金属元素。这一研究对于理解斑岩型Cu-Au-Mo矿床和浅成低温热液型Au-Ag矿床的形成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铁同位素在追踪花岗岩演化过程中的作用。

铁同位素被用于示踪花岗质岩浆的演化过程,揭示岩浆经历了高程度的矿物分离结晶作用以及岩浆-热液流体作用。

关键观点2: 喜马拉雅淡色花岗岩的铁同位素研究。

对喜马拉雅淡色花岗岩进行铁同位素研究,发现重铁同位素和轻铁同位素的不同组成与原始岩浆的矿物分离结晶和岩浆-热液流体作用有关。

关键观点3: 水岩反应模型的应用。

通过水岩反应模型模拟了流体与岩石的相互作用,揭示了流体对岩石δ 56 Fe值的影响。

关键观点4: 研究成果的意义。

该研究对于理解岩浆-热液流体的性质及来源,以及斑岩型Cu-Au-Mo矿床和浅成低温热液型Au-Ag矿床的形成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文章预览

点击上方 “Fundamental Research” 关注我们 铁同位素已被用于示踪花岗质岩浆的演化过程,但在岩浆-热液过程中的行为未得到很好的制约。团队成员对喜马拉雅造山带中康巴淡色花岗岩开展了铁同位素研究。结果显示:重铁同位素组成(δ 56 Fe=0.14‰–0.23‰)记录了原始岩浆经历了高程度的矿物分离结晶作用;轻铁同位素组成(δ 56 Fe=-0.21‰–0.21‰)与岩浆-热液流体作用密切相关。水岩反应模型表明:下伏岩浆储层来源的流体(δ 56 Fe=-0.4‰),不仅降低了淡色花岗岩的δ 56 Fe,还为淡色花岗岩岩体带来丰富的稀有金属元素。 中文题目: 铁同位素示踪花岗岩演化晚期的岩浆-热液流体作用 英文原题: Iron isotopic fractionation by magmatic-hydrothermal fluid-melt interaction in the Himalayan leucogranites  通讯作者: 黄   方,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第一作者: 全昳糠,中国科 ………………………………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
总结与预览地址:访问总结与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