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介绍了近期教育、体育活动、食品安全等多方面的新举措。包括确保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延长课间时间、学校应每学期核准一次学生学籍、推动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配足补齐校园足球等专兼职教师以及加强学校食品安全管理等内容。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新举措确保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
北京市、天津市、湖南省、河北省等多地出台新举措,要求确保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各地学校将充分利用大课间和课后服务,组织学生开展多种体育轮换活动,确保每名学生掌握至少2项运动技能。
关键观点2: 课间时间延长至15分钟。
为了给学生更多休息和活动的空间,北京、福建等多地已将课间时间由10分钟延长至15分钟。江苏省、湖南省、海南省等地也明确自2025年春季学期起,落实15分钟课间时长。
关键观点3: 学校应每学期核准一次学生学籍。
教育部印发修订版《中小学生学籍管理办法》规定,学校应当至少每学期核准一次学生学籍,确保人籍一致、学籍变动手续完备。该办法对跨省转学、省内转学等学籍变动条件进行了细化规范。
关键观点4: 推动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
教育部印发《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指南》,提出根据教学需要配齐科学教师,确保每所学校至少有1名科学副校长。同时,强调对'三大球'教师队伍的重视,并提出配备要求。
关键观点5: 加强学校食品安全管理。
多地部署加强校园食品安全工作,包括对操作区域、就餐场所的全面清洁和消毒,以及对食品原料的全面清理。重庆市、辽宁省等地也印发了相关文件,保障师生饮食安全。
文章预览
新闻荐读 “进口商品平度年货节”6.8折起!保税区好物寄到家! 近期,全国各地学校陆续开学 今年1月以来 学籍管理、保障体育活动时间等 多项教育新规出台 新学期,新气象 这些变化与校园生活息息相关 ↓↓↓ 🎒📚✍ 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 1月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 《纲要》提出,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促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和高中阶段学校多样化发展。支持有条件的幼儿园招收2至3岁幼儿。 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 (此前报道: 事关教育,重磅发布! ) 2025年春季学期,北京、天津、湖南、河北等多地出台新举措,要求确保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 17日, 北京市 出台新措施,要求学校充分利用大课间和课后服务,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