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主要介绍了西方哲学中的“being”问题及其在西方哲学史上的内涵演变,以及贝克莱的“存在即感知”理论。文章梳理了“being”问题的西方流变,以宋继杰老师的《BEING与西方哲学传统》一书为例,详细解释了不同哲学家对“being”的不同理解。同时,也介绍了贝克莱的“存在即感知”理论,并指出在贝克莱的哲学中,“being”,“existence”和“perception”具有相同的含义。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西方哲学中的“being”问题及其内涵演变。
“being”是西方哲学中的一个核心问题,其内涵随着历史的发展不断演变。不同哲学家对其有不同的理解,从古希腊哲学到近代哲学,都在探讨“being”的意义。
关键观点2: 贝克莱的“存在即感知”理论。
贝克莱提出了“存在即感知”的原则,这一原则在他的《人类知识原理》和《海拉斯与斐洛诺斯对话三篇》中有详细的阐述。他认为宇宙中的存在只有被感知才有意义,这一理论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和争议。
关键观点3: 贝克莱哲学中“being”,“Existence”与“perception”的关系。
在贝克莱的哲学中,“being”,“Existence”和“perception”具有相同的含义。他的命题“esse is percipi”应该翻译为“Existence is to be perceived”。这一理解对于理解贝克莱的哲学思想非常重要。
文章预览
转自:南强哲学 如涉版权请加编辑微信iwish89联系 哲学园鸣谢 从贝克莱出发再思being问题 lead-in “Being”的意义问题是西方哲学传统中的一个核心问题。海德格尔说,西方哲学的传统是形而上学的传统,而形而上学正是以“Being”为研究对象的。如同其他学科一样,形而上学的性质是由其研究对象所规定的;形而上学传统的内涵就是“Being”的意义的辨析、阐述和应用、扩展。这是西方哲学传统中最纯粹的、最核心的部分。 存在,严谨说来是“being”,而存在这种表述,是对“being”一种不确切的翻译,如果以“存在”去理解,会产生许多歧义,缩小了其内涵。“Being”的内涵在西方哲学史上不断流变,不同时代下对“being”有不同解释。 接下来我们将以宋继杰老师的《BEING与西方哲学传统》一书为例梳理“being”问题的西方流变。 01 “being”问题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