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主要介绍了近期国内玉米市场的动态和国际玉米市场的影响,以及南方玉米的保管问题和北方多雨对新季玉米长势的影响。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国内玉米市场遭遇主力合约大跌破2300元/吨,价格跌幅达60-70元/吨。
近期国内玉米市场主力合约价格大幅下跌,给市场带来压力。东北低毒玉米价格也有所下跌,跌幅达到60-70元/吨。
关键观点2: 南方玉米出现保管难度上升问题,优质玉米供应紧张。
南方玉米在青黄不接期保管难度上升,玉米发热、发酸现象严重,导致优质玉米供应紧张。这也是南方优质玉米价格能够保持坚挺的原因之一。
关键观点3: 北方多雨对新季玉米长势的影响。
北方多雨天气有利于玉米丰产,但可能导致新季玉米上市延迟。部分地区早期过涝导致授粉期延后,生育期延后可能增加霜冻风险。
关键观点4: 国际谷物市场的影响和国内的应对。
国际谷物市场的大起大落也影响着国内玉米市场。在当前国内玉米供应充裕的情况下,市场应逢低滚动补库,避免极端情况的发生。
文章预览
8 月初,连盘玉米期价主力合约大跌破 2300 元 / 吨给原本仍处于 “ 青黄不接期 ” 的国内玉米市场当头棒喝。即便是相对抗跌的东北低毒玉米,近一周价格跌幅高达 60-70 元 / 吨。 8 月 12 日,美玉米单产创下历史纪录抵消其面积下降的影响更令国内玉米市场雪上加霜。当然,悲观的时候,我们不能一味沉溺在 “ 悲观 ” 里。虽然,眼下全球玉米市场的拐点不会立刻出现,但利多的力量正在慢慢积聚,等待转机。 一、南方玉米 “ 发酸 ” 、 “ 发热 ” 谁之过? 我们知道,每年 7-8 月是国内玉米市场传统的青黄不接期,也是南方玉米保管难度上升的阶段。随着近年来国内玉米夏季 “ 青黄不接 ” 特征不再,华北、华南等地夏季玉米 “ 发酸 ” 、 “ 发热 ” 的情况更为突出,优质玉米一货难求的阶段性供应紧张问题。 据广西粮商表示, 8 月上旬以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