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国家金融监管总局财险司针对短期健康险业务下发自查通知,重点调查财险公司在保险+医药合作中的违规行为。这是该领域第三次行业自查风暴。通知要求财险公司重点自查承保确定发生的保险事故、业务全流程被动受制和通过人为调整理赔等方式营造符合保险射幸原理的假象等问题,并立即停止经营不符合保险原理的短期健康险业务。此外,文章还提及了药转保和特药险类保险产品的相关问题以及行业乱象依然存在的情况。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国家金融监管总局财险司下发自查通知。
通知要求财险公司重点自查在短期健康险业务中的违规行为,包括承保确定发生的保险事故、业务全流程被动受制以及通过人为调整理赔等方式营造符合保险射幸原理的假象等。
关键观点2: 药转保和特药险类保险产品问题。
部分保险公司与互联网医院、健康管理公司等关联公司合作,通过特定药品团体医疗保险方式承保客户已确诊疾病的后继药品治疗费用。这类保险产品设计中存在公司沦为卖药通道、赔付率畸低或畸高、险企失去定价权、风险管理缺位等问题。
关键观点3: 行业乱象和市场压力。
部分保险公司进行保险+医药的伪创新,只追求获取保费以达成业绩,违反了保险的基本原理。监管在过去几年都有发文要求行业自查,但仍有保险公司采用更为隐蔽的方式来规避监管违规操作,行业乱象依然存在。
关键观点4: 监管的自查安排和决心。
监管此次的自查安排要求保险公司落实领导责任,并强调了对相关责任人员的追责处理,体现了监管机构的决心。一些专家表示,这将有助于规范短期健康险市场的经营行为,保护消费者权益,提升行业形象,并加强监管协同。
文章预览
“药转保”业务迎来第三次行业自查风暴。 7月24日,界面新闻记者了解到,国家金融监管总局财险司下发了一份《 关于开展短期健康险业务自查工作的通知 》(以下简称“《通知》”)。 《通知》中提到,监管部门在开展现场检查和数据延伸排查过程中, 发现一些财险公司在“保险+医药”的合作中 ,通过团体补充医疗保险承保了确定将发生的、损失程度确定的既往病医药支出,使财险公司实质成为有关机构给患者发放购药补贴、促销药品并获得销售提成的通道方。 此外,还有一些财险公司通过调整等待期设置、人为调整理赔发生等方式,营造保险公司承保的被保险人保费收入与药品开支不同、部分被保险人不出险等表面看起来符合保险射幸原理的假象,违规行为更加隐蔽。 因此, 财险司要求经营短期健康险的财险公司,重点自查包括 : 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