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乾知大始

王阳明为什么说「良知生天生地」?

乾知大始  · 简书  ·  · 2017-11-04 23:30

文章预览

王阳明说「良知生天生地,成鬼成帝」,本文将试图证明这一命题。

古人说「仁者与天地万物为一体」,这不是一个价值判断,而是一个事实判断。我们能够爱人、能够同情他人乃至于猫狗牛羊花草树木,即是我们「与物同体」的表现。不独圣人是与物同体的,每个人都本来是与物同体的。

然而,虽然人人都承认「仁」是内在于每个人的,但并不能体会「与天地万物一体」的事实,此乃观念之祸也。所以这里我们不得已要证明一番。所谓「证明」,即是要表明它是一「事实」而并非臆想出来的「观念」。

天地之间,只有两样东西,一曰「心」,二曰「物」,绝没有第三样。什么叫做心?心包括情感和思维,而情感和思维必然有对象,也就是「有物」,没有物、没有内容也就没有心。所以单独把「心」拿出来说,我们不知道什么叫做心。同样,单独把「物」拿出来说,我们也不知道物是什么,因为我们平时所谓的「物」其实都是我们观察或思考的对象,用哲学术语来讲叫「现象」,而不是物的存在本身,即哲学上讲的「物自身」或「自在之物」。因此无论「唯心主义」还是「唯物主义」都属于「信仰」,也就是一种「观念」,而不能说是「事实」。

那什么是「事实」呢?就是「心与物的共在」。所谓「共在」即离心无物、离物无心。单纯去说那个寂寞虚无的心,或者单纯去说个自在自为的物,都不符合事实本身。

谁能够「见证」这个「心与物的共在」呢?就是我们的「良知」。

人有两种「知」,一种是有分别的知,一种是无分别的知。我们对时间和空间的感知都是起于这种「有分别的知」,时间是对事件因果关系的解释,空间是对物体边界的解释,正因为我们去分别(或者说解读)事件的前因后果、正因为我们去分别物体的广袤,才产生了时间和空间。这种「有分别的知」我们称之为「知识」,包括我们今天所谓感性知识和理性知识。

还有一种「知」是无分别的知,它不涉及对象,不涉及对象自然就无所谓「区分」。这种无分别的知即是「心之自知」,我们又称之为「良知」。「良知」是先天的,与生俱来、不学而知,而且任何人都磨灭不了、抛弃不了的。

我们前面说了,「心物共在」是唯一的现实,而「良知」作为「心之自知」就是唯一能够证明或「见证」这一现实的中介。就好像一宗官司中,A说他有不在场证明,因为他案发时一直跟B待在一起,然后我们看B当天在微博发的聚会照片,果然有A和B的合影,于是证明A没有撒谎。

同样,既然「物」不会开口说话,我们就只能到「心」那里去寻找「共在」的证据,而且必须是心本身,不能是心派生出来的东西。

「知识」是心派生出来的,就像颜色的感知是眼睛的一种功能作用、而非眼睛的本体一样。眼睛的本体只是一个「明」,而心的本体只是一个「明觉」。

如此一来,我们所谓「心之自知」岂非「心明觉自己的明觉」?听起来就像「镜子照见自己」一样荒谬。

所以心固然能够自知,但它是不可思议的、荒谬的因此固然也是不可言说的神秘。

那什么是可以说的呢?那就是当心偏离它的明觉本体的时候,「心之自知」是可以说的、可以体会到的。比如当我们矛盾纠结的时候,一念返照,突然豁然开朗;当我们怒气冲天的时候,一念自返,突然怒气消散。这就是「心之自知」闪现的时刻。就好像镜子虽然无法照见自己,但如果镜面蒙尘,镜子就可以通过照物不清来判断自己蒙尘了(假如镜子有思想的话)。所以这里面有一个曲折,不得已的曲折。

我们上面说的「心之自知」就是「良知」。王阳明说「良知是是非之心」,这是不得已的说法,因为我们只能从「是非善恶」上才能与「心之自知」照面。

事实上,「心之自知」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因为心是至大无外、无始无终的。但这个「自知」只能在「知善知恶」上才能与我们照面。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心之自知」即是「良知」。当然,无论照面与否,它都是同一个东西,所以我们将「心之自知」与「良知」视为同义词

至此,我们的逻辑就很清楚了——「心与物共在」是唯一的事实,而能够见证这一事实的只有「心之自知」,而「心之自知」只有在是非善恶上才能与我们照面,所以「心之自知」与「良知」是同一个东西,如此——

        「良知」就是「心物共在」的见证者。

如果没有「良知」,就没有任何东西可以证明「心」与「物」的存在。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良知」是造化之源,无论我们的心,还是天地万物,乃至于鬼神,都因「良知」而生。

如此一来「良知」岂非造物主?非也!「良知」所谓的「生」并不是真的「生」,它只是「见证者」。离开了它的见证,心和物都失去了依据,所以显得「良知」好像是神一样。

请注意,这里所谓「见证」与我们日常说的见证有区别,我们平时说见证,是首先承认某个东西的存在,然后某人见证一下表示确有其事。这里说的「良知见证心物存在」却并不能首先预设心与物的存在,而是以「良知的见证」作为「心物存在与否」的根据。否则我们上面的论证就全部失去了意义。

有一句话很适合来描述「良知见证心物共在」,那就是陆象山说的「才一警策,便于天地相似」。这里的「警策」就是唤起良知,一唤起良知就发现自己与天地不二。人与天地原本是一体或共在,但没有什么东西能够证明这一事实,除了良知。因此一提醒良知,「与天地万物一体」这一事实就豁然呈现。

我们经常说「天人合一」,其实这句话仍有语病。天与人本来就是一,不需要去「合」。这个意思明道见到了,阳明也见到了,象山可能稍稍见到,所以他只说「与天地相似」。

我们回到阳明那个被歪曲为「唯心主义」的「汝未看此花时....」的典故,其实讲的就是「心物共在」,而不是什么唯心主义。

再强调一遍,「心物共在」并不是说先有一个心、有一个物、然后二者并存,而是说无所谓心、无所谓物、只有「心物」这个东西。

………………………………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
总结与预览地址:访问总结与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