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文史宴
我们试图剥去高深学问的清冷外衣,为大家献上文史的盛宴,激发更多朋友对文史的兴趣。我们与阙里书院关系密切,对专业经史感兴趣的朋友推荐关注阙里书院!
今天看啥  ›  专栏  ›  文史宴

三国鼎立,孙权称帝为什么比魏蜀晚了好几年,背后有何隐情|文史宴

文史宴  · 公众号  ·  · 2024-07-13 19:53
    

文章预览

一、孙权称帝 吴黄龙元年(公元 229 年)四月十三日,石亭之战结束九个月后,经众臣再三劝进,孙权在武昌(今湖北鄂州)登基称帝,建立吴国。 曹丕称帝于 220 年,刘备称帝于 221 年,孙权足足又等了八年,直到 229 年才加入 “ 三国皇帝俱乐部 ” ,赶了个晚集。 孙权称帝晚,有他的不得已, 具体而言,是三层顾虑。 第一层顾虑,是 名分 。 坐断东南,镇抚山越, 对峙曹刘 ,曹操以朝廷名义封孙权为骠骑将军,假节领荆州牧,封南昌侯。 那又怎样?江东子民是大汉(魏)子民,不是他孙权的子民。 刘备东征,孙权被迫向魏国称臣,以防两面受敌,败家子曹丕不顾刘晔苦劝,送来“吴王 + 九锡”大礼包,这让孙权喜出望外。 州牧虽然有实权,但人口、地盘名义上还是朝廷的;但王不一样,王和领地子民是有君臣名分的。 正如刘晔劝曹丕说 ………………………………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
总结与预览地址:访问总结与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