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科学温故
知幽渺之理而收显著之效:从实验到理论,探索催化反应隐藏的信息与机理,打开催化过程“黑匣子”
今天看啥  ›  专栏  ›  科学温故

【名师】单原子催化大规模工业化有多远?李亚栋院士:两到三年

科学温故  · 公众号  · 科技自媒体  · 2024-08-30 08:15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报道了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李亚栋因在单原子催化领域做出卓越贡献而获得2024年未来科学大奖之物质科学奖。文章详细介绍了李亚栋院士关于单原子催化的研究,包括其历史背景、单原子催化的概念、特点、发展历程以及应用前景。李亚栋院士还谈到了单原子催化面临的技术挑战和工业化应用的前景。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李亚栋院士获得2024年未来科学大奖之物质科学奖

基于在单原子催化领域的卓越贡献

关键观点2: 单原子催化的概念与特点

单原子催化是一种单中心的催化过程,旨在大幅提高金属原子的利用效率。与传统的纳米催化剂相比,单原子催化剂具有更高的原子利用率和活性。

关键观点3: 李亚栋院士的研究历程与成果

偶然发现单原子催化剂的存在,随后系统性地开发了可设计、可控且具有普适性的单原子催化剂的合成方法,并开发出了以单原子催化剂为主体的工具箱。

关键观点4: 单原子催化的工业化应用前景与挑战

单原子催化工业化的序幕已经拉开,未来两到三年可能在相关领域实现大规模的工业化。但仍面临一些技术挑战,包括催化剂的稳定性、规模化生产以及成本效益等。


文章预览

  8月16日,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李亚栋因在单原子催化领域做出的卓越贡献而获得2024年未来科学大奖之物质科学奖。获奖后,李亚栋院士接受了《中国化工报》记者的采访。   催化是化工产业的核心技术,深刻影响着人类社会与现代科学的发展,诺贝尔奖曾先后8次颁发给催化领域。李亚栋院士表示,催化的概念是在19世纪提出的,催化剂是在20世纪实现了大规模应用,并开始造福人类。合成氨催化剂产生了化肥,齐格勒-纳塔催化剂带来了塑料。当前,在石油化工和煤化工等产业中,催化过程也扮演着关键角色。   催化的种类有很多,包括多相催化、均相催化等,其中约90%的催化过程属于多相催化。“我现在所研究的单原子催化,亦称为单原子位点催化,就是指发生催化的活性位点落在一个原子上面,是一种单中心的催化过程, ………………………………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
总结与预览地址:访问总结与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