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法学45度

法官如何形成内心裁判?不懂这些,你的案子必败无疑!

法学45度  · 公众号  · 法律  · 2024-12-21 07:54
    

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主要围绕民事诉讼中的法官心证形成及举证责任分配进行阐述,邀请全国审判业务专家章恒筑老师讲解相关内容。课程将涉及法官心证的形成过程、举证责任的法律依据与实务分配、庭前准备与庭审技巧、举证与质证实务等方面的内容。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课程核心内容

1. 法官心证的形成过程及作用;2. 举证责任的法律依据与实务操作;3. 庭前准备与庭审技巧;4. 如何围绕争议点构建证据体系。

关键观点2: 课程讲师介绍

章恒筑,华东政法大学国际金融法律学院教授,原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委员、商事审判及涉外商事海事审判庭庭长,拥有多年审判经验和深厚的法学理论功底。

关键观点3: 课程意义

通过本次课程,学员将学会如何根据法官裁判的过程有针对性地制定诉讼策略,如何围绕诉请构建证据,以及如何结合当事人的利益诉求匹配相应的法律效果,促使法官做出有利于己方的判决。


文章预览

我们总说,打官司就是打证据,其实这句话可以再细化下: 是打能被法官采信的证据。 如何才能说服法官采纳自己的证据或意见? 围绕自己的诉讼主张和陈述理由,哪种证据才能达到最佳的证明效果? 理清这两个问题,就能基本决定案件的走向。 因为国内没有任何一部法律能够对某个具体案件的某个具体证据,作出法官应当采信与否、应当采信多少的规范意见,只能由 法官根据个案的具体情况,根据自己的逻辑和裁判经验,确定证据证明力的大小以及案件事实的认定。 这,就是 法官心证。 所以很多律师之所以败诉,不在于证据“量”上的多或少,而是在“质”上举证未达到法官自由心证后的证明标准。 哪怕是二审也一样。 如果想让二审法官改判或发回重申,律师就需要 梳理出己方一审已举证但未被一审认定的事实以及一审未举证却影响裁 ………………………………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
总结与预览地址:访问总结与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