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方小抡
无论头上是怎样的天空,我准备承受一切的风暴。
今天看啥  ›  专栏  ›  方小抡

在大数据和智能时代,让学习走向变革

方小抡  · 简书  ·  · 2020-01-21 08:51

文章预览


Day 1

今天开启《人是怎样学习的》第一章,P1-P12部分。

作为整书第一章,这一部分讲述了几个要点:

一、近三四十年中对教育产生深刻影响的科学研究

正如本书前言所说,本书引入了当代多学科、多领域的研究,例如:认知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人类心理学、神经科学、新兴技术等。当前科学研究的一个重大变革在于,它们开始更多地与教师合作,致力于将科学研究引入课堂,一为变革教学(教育的发展比起科学的日新月异,显得缓慢),一为验证研究科学性。这也是以往任何时代所不具备的多学科融合视野,课堂教学开始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新兴和与时俱进。

二、教育重点的变革

时代的发展,对教育教学的要求也随之改变。在20世界初,教育的重点是文化技能的获得,这包括读、写、算,在中国的语境里,我们可以理解为“扫盲”,无论是发达的西方世界,还是曾经落后的第三世界国家,包括我国,都曾经历这样的初始阶段。然而20世纪末开始,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现代生活的日益复杂,对人才的需求也随之改变,培养受教育者具有更高阶的思维和素养,如批判性阅读和思考、有逻辑地表达观点、解决复杂问题等方面的能力,成了教育的焦点。当人工智能越来越大规模地替代低效益、高成本的人工劳动,当越来越多的流水线作业被机械占领时,当人工算法可以轻易地完成普通人类永远无法运算的大量数据运算和存储时,人所具有的复杂思维能力,成为了与机器作战的必备武器,而这样的能力,必须从教育开始,学校教育就是担当着这样划时代解决人与机器危机的重大责任。

三、本书研究的焦点

基于这样的时代发展和科学动向,本书所聚焦的有三个方面:人、学校和个人学习潜能。这三个焦点是这本书的研究框架,也是本书立意阐释的核心。如何用有效的学习方法促进学校的教育、促进人才的培养,通过有效的学习策略却应对未来海量的数据、信息和知识,而激发每一个作为学习、社会个体的人的潜能,不仅是当今学科科学的发展动向,也是本书所要致力于展现的。

四、学习科学的发展

作为一本汇集学习前沿研究的著作,对于学习科学的历史发展,也必须做出全盘回顾。在本书中,回顾了三大流派:

1.基于神学和哲学的内省反思思维,即对人的思维进行精确分析。但是发端于19世纪的内省法,在没有科学、严谨的科学研究工具下,其内省,更多的是从哲学、神学的视角,其所谓的对思维的分析,很难判别究竟有多大成份的科学性。

2.基于刺激、反应的行为主义流派。其代表人物华生“把学习的概念定义为刺激和反应间建立联结的过程,学习的动力被认为主要由内驱力(如饥饿)和外部力量(如奖励和惩罚)来驱使。”如此一来,学习的发生被简化为刺激和反应,学习者更复杂的过程:如思维、情感等被忽略了。但是反观我们目前的教学,对奖励和惩罚的倚重,不是也落入了行为主义的模式当中吗?对行为主义的研究价值应该受到重视,合理应用奖惩,但人所具有的思维和内在价值,不应该简单地被忽略。

3.基于多学科视角的认知科学,即采用人类学、语言学、哲学、发展心理学、计算机科学、神经系统科学和心理学等多学科视角来研究学习的发生。它的突破在于,以往的科学更多的是基于猜测,但认知科学试图在对思维和学习的过程进行科学地检验理论。这样,教学、课堂、学习不再是不可视、不可捉摸的过程,而可以受到追踪、监控、有效干预,以向高效发展。

短短十来页的阅读,把学习的科学性放置在时代和科学的视角下进行宏观阐释,对于打开我原先闭塞的教育领域大有助益。同时,它也引发了我的思考,站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学习该如何走向变革?如果说,佐藤学先生将我们引向了静悄悄的革命,伯姆透露了对话的机要,那么《人是怎样学习的》,则成了探询学习发生的全方位的奥秘。

………………………………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
总结与预览地址:访问总结与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