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报道了黄河流域在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方面的积极变化。若尔盖县通过沙化治理恢复生态,乌梁素海通过综合生态保护措施恢复了生态功能,运城盐湖则通过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生态产业并改善了生态环境。这些努力共同推动了黄河流域的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若尔盖县采取综合治理措施进行沙化治理,实现了沙化年递增率首次负增长,呈现出总体好转、局部可控的良好趋势。
若尔盖县采取了一系列综合治理措施,包括高山柳沙障、植灌、种草、施肥、围栏和管护等,取得了显著的恢复效果。当地沙化土地得到有效治理,呈现出良好的生态恢复趋势。
关键观点2: 乌梁素海通过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实现了生态功能的恢复和自然景观的重建。
乌梁素海是黄河流域最大的淡水湖,通过坚持多要素生态修复和综合治理,成功构建了点源、面源、内源治理齐发力的治理格局。如今,乌梁素海水质逐年改善,栖息的鸟类和鱼类种类也逐年增加。
关键观点3: 运城盐湖通过产业转型升级,实现了从工业生产到生态产业的转变,并改善了生态环境。
运城盐湖是世界上开发利用最早的盐池之一,长期以来工业生产对盐湖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近年来,运城市实施了退盐还湖政策,推动了产业转型升级。如今,盐湖不仅成为了游客亲近自然的好去处,也成为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示范区的重要区域之一。
文章预览
文化中国行·沿着黄河看文旅之三 ◎ 刘侠 科技日报记者 韩荣 张景阳 通讯员 赵婧 大河,是孕育人类文明的重要摇篮。自古以来,“善淤、善决、善徙”的特征让黄河成为我国大河治理的老大难。近年来,在一系列保护政策和措施的推动下,黄河正安澜,成为推动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日前,科技日报记者来到黄河流域的重要途经地,见证这里生态巨变与高质量发展。 守牢生态保护红线 晨曦初照,若尔盖湿地披上了一层金辉,清澈的白河正流过绿色的草原,奔入苍茫雄浑的黄河…… 作为黄河上游的重要水源涵养地,四川省阿坝州若尔盖县是优化黄河流域生态的前沿阵地。可早在2014年,若尔盖县的沙化土地面积达120.46万亩,占该县草原面积的9.9%,土地沙化形势严峻。 “以前风一吹就是漫天黄沙,我们放牧路过都要用头巾裹紧面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