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北京新闻广播

大寒|颐和园里的楹联故事

北京新闻广播  · 公众号  · 旅游  · 2025-01-20 08:13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介绍了大寒节气中,颐和园三山五园内的楹联故事。通过讲述中国红学会理事李明新对颐和园中的匾额、楹联的解读,文章展现了中国古典园林的韵味和文化底蕴。文章还提到了《红楼梦》中的大观园与颐和园之间的关联,以及古人冬季的修身养性活动。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大寒节气与颐和园的文化意义。

大寒是冬季的最后一个节气,也是一年中天气最寒冷的时期。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大寒有着重要的意义,人们会进行一些特定的活动来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颐和园作为北京的重要文化遗产,其楹联、匾额等文化元素承载了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关键观点2: 李明新解读颐和园中的匾额、楹联。

李明新作为中国红学会理事和北京曹雪芹纪念馆荣誉馆长,对颐和园中的匾额、楹联有着深入的研究。她通过解读这些文化元素,向我们展示了中国古典园林的韵味和文化底蕴。

关键观点3: 《红楼梦》与颐和园的联系。

文章提到《红楼梦》中的大观园与颐和园之间的联系。虽然两者有所不同,但都有着自己的特点和文化底蕴。通过对比两者,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中国古典园林的魅力。

关键观点4: 古人冬季的修身养性活动。

古人说,“刚日读经,柔日读史”,又说“怒气写竹,喜气写兰”。在寒冷的冬季,读书、写字、绘画都是修身养性的法门。这些活动不仅可以帮助人们陶冶情操,还可以提高人们的文化素养。


文章预览

大寒是二十四节气中最后一个节气,也是冬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此时,天气寒冷到极致。古人窝冬,写字是文人的情趣,冬至起人们就开始作九九消寒图。俗语又有,过了大寒,又是一年,大寒有“贴年红”的习俗,人们剪窗花、写对联,迎接旧历新年的来临。在海淀区的三山五园里也有许多对联,今天我们就走进颐和园,听听这里的楹联故事。 中国红学会理事、北京曹雪芹纪念馆荣誉馆长李明新             穿过来之后,就是这几条路都可以过来,一下子豁然开朗,昆明湖宏大的这种湖区,就展现在你面前,在这种视觉上就是先抑后扬。 年过六旬的李明新是中国红学会理事、北京曹雪芹纪念馆荣誉馆长,她从小就生活在颐和园院墙外,这里是她童年的乐园。颐和园的匾额、楹联几乎无处不在,位于东宫门附近的玉澜堂,曾是乾隆皇帝的书房, ………………………………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
总结与预览地址:访问总结与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