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是亚洲胸部肿瘤学协作组关于肺癌围术期管理的专家共识,涵盖了NSCLC的术前检测、治疗方案选择、围术期管理等多个方面。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肺癌围术期管理的重要性及争议
在实际临床实践中,肺癌围术期管理存在诸多争议与挑战。会议专家就NSCLC的围术期管理达成了多项共识,旨在提供参考。
关键观点2: PD-L1检测的重要性
所有IB-III期NSCLC患者均应接受PD-L1检测。对于非鳞状细胞癌患者,还应检测EGFR突变和ALK重排。
关键观点3: 术前多学科团队讨论(MDT)的必要性
对于IB期NSCLC患者,术前不需要强制进行MDT讨论,但MDT讨论适用于所有临床II-III期NSCLC患者。
关键观点4: 术前影像检查的重要性
经病理证实的临床IB-III期NSCLC患者,术前应进行PET CT扫描和头颅增强CT或MRI扫描。
关键观点5: 新辅助化免治疗后的管理
所有新辅助化免治疗后的患者,术前均应进行胸部增强CT或PET CT扫描,以评估手术切除的适用性。
关键观点6: 局部治疗策略
对于其他方面身体状况良好的患者,手术的目标是实现完整(R0)切除。经病理证实的N3组淋巴结转移患者被认为无法通过手术实现完全切除。
关键观点7: 辅助治疗方法的选择
对于具有常见EGFR突变(ex19del/L858R)的可切除IB期和II-IIIA期NSCLC患者以及伴有ALK重排的IB-IIIA期NSCLC患者,首选方法是早期手术联合辅助治疗。不可切除的III期NSCLC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是根治性放化疗。
关键观点8: 未来的研究方向
会议讨论了关于PD-L1检测、新辅助治疗降低不可切除的NSCLC分期、新辅助免疫治疗加化疗的效果等方面的未来研究方向。
文章预览
亚洲胸部肿瘤学协作组肺癌围术期管理专家共识 本共识由亚洲胸部肿瘤学协作组共同探讨,讨论内容涵盖早中期非小细胞肺癌术前分子检测和诊断必要性, 局部治疗方案选择, 围手术期免疫治疗加化疗管理方法, 辅助靶向治疗和未来研究方向等多个方面,旨在为早中期非小细胞肺癌围术期管理提供参考。 近年来,随着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和靶向治疗的应用,早中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围手术期管理取得了重大进展。然而在实际临床实践中,肺癌围术期管理仍存在诸多争议与挑战。亚洲胸部肿瘤学研究小组(ATORG)于 2024 年 4 月 26 日在新加坡召开了一次共识会议,来自新加坡、中国香港、中国大陆、韩国、日本、中国台湾、印度、马来西亚、泰国、越南和澳大利亚的肿瘤内科医生、胸外科医生、放射肿瘤学家和病理学家组成的 19 名专家组成的跨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