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国教育报
《中国教育报》是教育部主办的以教育新闻为主的全国性日报,是中国最具权威和最有影响力的国家级教育新闻媒体。教师自己的报纸,学生喜爱的报纸,教育部门离不开的报纸。
今天看啥  ›  专栏  ›  中国教育报

老师们,请别只把自己当老师

中国教育报  · 公众号  · 教育  · 2024-12-25 18:35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主张教师想要拥有学生视角,应该直接体验学生身份,通过听会、备课、上课、汇报和集体教研等活动,获得学生的真实感受。同时,教师也应该成为优秀的学习者,与学生共情、沟通,而不是仅仅作为教学者不停对学生说教。文章还提到了教师在这些活动中的自我体验和感受分享,以及如何帮助学生完成任务、提高兴趣和肯定学生等教育技巧。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教师可通过直接当学生获得学生视角

本文提到教师可通过听会、备课、上课、汇报和集体教研等活动,从学生视角出发,体验学生的感受,从而更好地理解学生。

关键观点2: 教师应成为优秀的学习者

文章指出教师应该通过不断学习、实践和分享,成为学生心中的优秀学习者,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

关键观点3: 教师应注意学生的反馈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反馈,通过学生的反应来调整教学方式和策略。正面反馈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兴趣和动力。

关键观点4: 教师应帮助学生学会高效沟通与合作

集体教研时,教师应帮助学生明确讨论目标,学会分工和流程,提前准备和当场互动,肯定他人意见和委婉表达观点,以学会高效的沟通与合作。


文章预览

教师想要拥有学生视角,有个非常简单的方式——直接当学生。 其实,教师当学生的机会非常多: 听会,这是作为学生在听课; 备课,这是作为学生在自主学习; 上课,这是作为学生在实践; 汇报,这是作为学生在答辩; 集体教研,这是作为学生在开展小组讨论。 我们可以主动记录一下,作为学生身份时,我们的感受。这样就更能理解学生,获得更好的学生视角了。 我在听会时,因为腰不舒服,很难连续坐几小时,所以我喜欢坐在会场边上,如果允许的话,我想站一会儿坐一会儿。别看我一会儿坐,一会儿站。其实,我在认真听每位发言人的报告,听到受启发的地方,赶紧打开电脑记下来。 有了这样的自我体验,再想想学生在我课堂上的表现:一边听课一边画画,一边听课一边动来动去,这是在听课啊!我为啥看他们不顺眼?他们之所以 ………………………………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
总结与预览地址:访问总结与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