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反向的猫

懂得欣赏人性,才是真正高维的“做自己”

反向的猫  · 公众号  · 社交  · 2025-03-26 12:37
    

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讨论了主流叙事语境下对自我认知的影响,强调真正的“做自己”是接纳自我各种特质,不局限于好坏优缺的刻板评价。提倡以人性的视角了解自己与他人,不因主流评价而否定自我,真正认识和理解自己和他人的人性弱点,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修正和成长。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主流叙事语境的局限性

文章指出当主流叙事语境呈现一边倒的局面时,词语的定义可能被固化,导致对自我认知的误导。

关键观点2: 自我认知的重要性

文章强调真正的“做自己”需要积极认可自我,允许自己有灰度思维和哲学辩证思维,拥有一颗包容心。

关键观点3: 人性的多元性

文章提倡从人性的视角了解自我和他人,认识到人性的多元性和流动感,不给自己或他人设定单一的评价标准。

关键观点4: 流动的智慧与真正的自我

文章鼓励接纳自我和他人的流动感,认识到每一刻的自我都是独特的,真正的自我始终会自然地展现。

关键观点5: 推荐梅酒产品

作者为读者推荐了一款梅酒,并描述了其味道和安全性得到验证的情况。


文章预览

他人的、你的皆是如此。 hi, 我是猫。 我一直觉得应该警惕一件事,当任何主流叙事语境都呈现一边倒的局面时,很多词语的出现本身就已经被定义化了。 好比做自己,独立、忠于自我如今已经被架上神坛,而共情、关照他人感受被曲解成了一种迎合、软弱,甚至带有讨好的意味。 难道所谓的自己还需要一只手电筒来聚光吗?难道每一刻的当下不都是自己吗? 人类的一切特质都是一体两面,浪漫会变成风流、活力会变成疯癫、体面也会成为傲慢、善感也是忧郁、专注且会冷漠。 像太阳一样的人也可能全然自我;稳重沉着的人就是没有高昂的情绪;一个人高敏也会更细心体贴。 只有特点,没有好坏、优缺之分,不过就是在不同具体情境下幻化出来的相。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此相非真相,真相即万相。 否定不符合主流评价的自己所为,其实就是在 ………………………………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
总结与预览地址:访问总结与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