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教育部印发了《中小学校园食品安全和膳食经费管理工作指引》,旨在加强中小学校园食品安全和膳食经费管理。该《指引》明确了学校主体责任和教育行政部门行业主管责任,强调校长应履行第一责任人责任,并落实陪餐制度和食品安全满意度测评。同时,对食品采购、验收、加工、储存、配送等关键环节进行严格规定,要求建立联检查验制度,推进自营食堂建设,并加强食堂承包及校外供餐管理。此外,《指引》还明确了膳食经费管理的要求,需独立开展会计核算,加强营养改善计划学校的财务管理,并实现信息公开。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指引》旨在加强中小学校园食品安全和膳食经费管理
通过印发《指引》,教育部强调了校园食品安全和膳食经费管理的重要性,并采取措施进一步提升其规范化、精细化和科学化水平。
关键观点2: 强调学校主体责任和校长第一责任人责任
《指引》明确要求学校承担主体责任,校长应作为第一责任人履行相关责任,包括严格规范执行陪餐制度,组织食品安全满意度测评,并接受家长和社会的监督。
关键观点3: 对食品采购、加工、配送等关键环节进行严格规定
《指引》对学校食品采购、验收、加工、储存、配送等过程进行明确规定,要求建立联检查验制度,推进自营食堂建设,并要求通过公开招标等方式确定承包(委托)经营及校外供餐管理。
关键观点4: 对膳食经费管理提出明确要求
《指引》要求自主经营的中小学校食堂需独立开展会计核算,加强对实施营养改善计划学校的财务管理,并强调实现信息公开,以确保膳食经费的透明化和合理使用。
免责声明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摘要由平台算法生成,仅为信息导航参考,不代表原文立场或观点。
原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为原作者并希望删除该摘要或链接,请通过
【版权申诉通道】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