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王路在隐身

幻想(《归真记》2)

王路在隐身  · 公众号  · 热门自媒体  · 2024-08-08 11:43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探讨了宗教徒对待后世的态度,涉及多种宗教的实践,解释了人们对幻想和真实的观念,以及佛教中净土思想的实践。文章也讨论了不同宗教徒对待渴望和信仰的方式,以及自我摧毁和利他的概念。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宗教徒对待后世的态度

大多数宗教徒渴望后世,这源于对今生无法满足的渴望。他们认为,尘世的快乐不能满足这种渴望,但渴望本身是对另一个世界的真实暗示。超过99%的佛教徒和其他宗教徒都持有这样的态度。在佛教中,存在放弃现世追求来世的思想,但对来世的笃信有助于放下自我。

关键观点2: 幻想与真实

人们在处理幻想与现实的关系时,经常需要坚定的信念来克服疑惑和恐惧。信仰在某些时候可以是道德行为的推动力,也可以帮助人们克服对未知的恐惧。

关键观点3: 净土思想的实践

净土思想在佛教中是一种固有的思想,它鼓励人们寄希望于来世。在净土思想中,只要你能往生净土,你所渴望的一切都可以实现。但这并不意味着每个人都能往生净土,它需要一定的条件。这些条件包括信仰、行为等。

关键观点4: 自我与利他

菩萨是佛教中追求利他的修行者。他们知道解脱是一个遥不可及的目标,因此他们不再追求解脱。相反,他们专注于利他行为,认为这是他们的解脱。他们愿意永远行徒劳之事,去治愈明知无望治愈的世间。


文章预览

页157:基督徒说:“这些渴望若无从满足,造物就不会生来具有这些渴望。……我若发现自己心中的一个渴望此世万事万物都无法满足,最可能的解释是:我是为了另一个世界而造。尘世上没有一种快乐能满足这种渴望,并不证明宇宙是场骗局,尘世的快乐可能原本并不是要满足它,只是要激起这份渴望,暗示那个真实的东西。” 这是宗教徒对待后世的态度。后世是从幻想演变而来。幻想有多真实,后世就有多坚牢。不单基督徒这样,超过99%的佛教徒以及其他宗教徒也是这样。不单宗教徒这样,人们也这样。儒家说,慎终追远,民德归厚。又说,祭如在,祭神如神在。都是在处理人和幻想的关系。 藏传佛教有个说法,要彻底放弃此世,追求后世。后世的存在与否任何人都没有办法知道。至少,任何普通人都没有办法知道。但对后世的笃信会极大 ………………………………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
总结与预览地址:访问总结与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