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是对艺术家廖雯的作品及相关经历的介绍,讨论了她的艺术风格、创作来源和作品的影响等。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廖雯的艺术风格与作品特点
廖雯的作品以雕塑、表演和影像为媒介,展现一种冷静的目光,剥开身体假面,审视存在的模糊和幽微。作品中有潮湿的土壤、猩红的水洼等意象,弥漫着女性的气息,润饰着她的身体空间。
关键观点2: 廖雯的创作来源与灵感
廖雯的创作灵感来源于古希腊妇女节、阿都尼亚节等,以及英国维多利亚时期治疗女性歇斯底里症的仪式。她汲取木偶学、神话-仪式人类学、医药学、艺术史的养分,思考投射到身体上的社会秩序、技术与权利的规训。
关键观点3: 廖雯的作品对其身体政治和身份的影响
廖雯的作品已经成为身体政治或身份的标示,同时也有资格作为一种心绪、情感的附加值。作品展现了她在自我接纳与确认中的心理路程,以及她对未来身体的想象和探索。
关键观点4: 廖雯的个人背景与现状
廖雯现居香港,2019年硕士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她的作品受到广泛关注,即将在胶囊威尼斯举办个展,并于2025年在瑞士文化基金会的支持下前往瑞士进行驻地考察。
文章预览
身体错位 Dislocated Bodies ✦ ❝ 她总是以一种冷静的目光,剥开那个看似异同分明的身体假面,在两相对立之间抽离、审视‘具身’的幽微和存在的模糊。 ❞ 廖雯《风穿过我们的身体》 2021年,手工上色椴木、硅胶、环氧树脂、 LED灯,220 × 132 × 30厘米 OCAT双年展“飞去来器”之“百物之息”展览现场,2021年,深圳 摄影:MC Zhang 图片鸣谢艺术家 廖雯 推荐人: 冯博一 我和廖雯不熟,我们只是在我2021年策划的“飞去来器——OCAT双年展”上见过面。她的《风穿过我们的身体》等三件装置作品参加了于渺策展的“百物之息”单元。 印象中,她作品中潮湿的土壤、猩红的水洼和植物缠枝的意象,仪式化生成的丛林互济的自然生态,弥漫着女性的气息,润饰着她的身体空间,好比遮盖亚当夏娃身体的无花果叶蔓的纹饰。这正是身体和欲望的泛文化表述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