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MaterialsViews

美国天普大学孙玉刚Small Methods:一种在二氧化硅纳米球上负载十余种金属纳米颗粒的方法

MaterialsViews  · 公众号  ·  · 2024-06-05 08:30
    

文章预览

小于 5 nm 的金属纳米颗粒具有高比表面积,常被用作高效催化剂。当其吸收一定的光能时,在表面可以产生具有较高能量的电子,即 “ 热电子 ” 。在恰当的条件下,这些热电子可以被注入表面吸附分子,并活化它们从而完成光催化反应。更小的纳米颗粒可以更高效地产生热电子,但越小的金属纳米颗粒吸光能力越弱,因此产生的绝对热电子数量很少,尤其是针对于 Pt 等催化活性较高的贵金属纳米颗粒。针对于小于 5 nm 金属纳米颗粒光催化研究的其中一项重点便是设法增强其吸光能力。 美国天普大学 孙玉刚 教授课题组长期致力于设计开发新型纳米复合材料,提升超小纳米颗粒的高效光催化性能。课题组利用二氧化硅等介电材料纳米球的独特光学性质,将其设计为可见光的 “ 纳米天线 ” 。当超小金属纳米颗粒被负载至纳米球表面时,其吸光能 ………………………………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
总结与预览地址:访问总结与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