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屋后的芙蓉花

谁说您离去,我却分明看见,您在稻花丛中笑

屋后的芙蓉花  · 简书  ·  · 2021-05-23 10:01

文章预览

齐帆齐微课

昨天上午,微信群里发出袁老逝世的消息,我不信,到网络上查询,果真是谣传,幸好是谣言,我长舒了一口气,心里暗斥,网友听风就是雨,乱发信息。

可是,下午,却看到一则消息:

5月22日13时07分,我们中国"杂交水稻之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湖南省政协原副主席袁隆平逝世。

而后,各大平台一则则头条都无情地证实,袁老真的走了。

年少时,并不认识您

八十年代的一个夏天,具体哪年真不记得了,我们村被选上了培植杂交水稻的试点,每家每户都种植一亩地的样子。

插秧的时候,有十多号人,都在我家一亩二分的田里忙碌,父亲也从单位请假回来帮忙。

我左手拿一小把秧苗,右手从左手秧苗中分出一两根,食指和中指钳住秧苗的根部,掌心朝向秧苗,食指和中指顺着秧苗的跟朝下,细细地把秧苗插入泥土中,母亲再三交待我要小心,不要把秧苗弄断。

我一边插着,脚步一边是往后移,秧苗间隔以往的宽好多。我还记得插秧是分了两次的,貌似是一公一母吧。

插完了我家的,又去帮忙另外一家的,其实那个时候早就实行了单干,但试验杂交水稻,却是集合在一起忙活的,大伙忙得热火朝天。

稻花长出的时候,我们还拿着一根木棍,穿行在稻田里,轻轻地扑打着稻花,据说是为了杂交水稻更好地受精。

夏风吹黄了稻子,金灿灿的稻谷,笑弯了腰,大家又集在了一起,收割稻子,我只记得大人们当时都惊叹,产量比以往多好多啊。


少年的我,我并不认识袁老。只知道,从此,我们不再饥饿。

如果说,在我少年乃至童年时,因为信息的匮乏,我并不认识袁隆平爷爷,但我对饥饿有着深刻的记忆。

每到青黄不济的时候,米缸里的米,都所剩无几,记得母亲经常会拿了青菜,或者南瓜、芋头,和着少量的米,一起煮了满满的一大锅,喂养着一家几口。

是的,我不认识袁隆平爷爷。

衣食无忧的年代,谁会不识您

时轮带走信息匮乏的时代,我也不是当初那个懵懂无知的少年,在今天的时代,我怎么可能不认识“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院士呢。

我收集起一些对袁老的认识信息:

年幼时的袁隆平,经历过日寇的铁蹄践踏中国的艰辛,他从小“弱肉强食”的道理,并树立祖国同呼吸共命运的决心。

大学毕业后,袁隆平立志改造农村,发现“鹤立鸡群”的稻株后,在充斥着反对声嘲笑声中,坚定培育杂交水稻的念头,在勘察14万余株稻穗后,并发表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

可在动荡年代,论文被视为反动学说,他背负着各种罪名,杂交水稻研究所岌岌可危。为躲避政治斗争,他带助手到海南开展试验,连续7年春节都在外面度过,遇到台风暴雨天气,甚至遇到大地震,他不顾生命安危保护种子。

1974年, “南优2号”杂交稻亩产628公斤,是常规稻亩产150公斤的四倍多。

1973年,袁隆平发表了《利用"野败"选育三系的进展》论文,中国籼型杂交水稻"三系"成功配套。

2017年,袁隆平取得剔除水稻中重金属镉的新成果。

杂交水稻研制成功,各种荣誉拥至而来,袁老却淡泊名利,自由洒脱,仍然昼夜躬耕于稻花禾穗之间。


央视记者采访袁隆平,问及如何管理下属精英时,袁老不停地抓耳挠腮,煞是可爱,令人忍俊不禁,记者再问袁老:是否如老师的评语“爱好自由,特长散漫”,说到心坎了,袁老竟然象个小孩子,连连点头称是:“上班不打卡,下田最自由,”并直称自己是90后帅哥。

呵呵,九十高龄的袁隆平人老心不老,精气神满满,这份自信,这份乐观,这份洒脱,这份自在,谁又能及?

谁又知道,在寻梦途中,袁老历经多少磨难和挫折,多少困窘和艰辛。 为了梦,他和妻儿分居多年,为了梦,他背负着非常年代的罪名,为了梦,他历经着大自然的苛刻挑战。可他一直那么从容和执着,从心出发,迎难而上。

袁老说: “我今生最大的心愿是让杂交水稻更多地造福世界。我希望杂交稻不仅对建设中国的和谐社会做贡献,也希望为建立世界和平做贡献,我认为这应该是中国对世界的贡献。”

中国温饱了,全世界都在享受着袁老的累累硕果。

谁说您离去,分明看见您,在稻花丛中笑

袁老的贡献,是属于中国的,也是是属于世界的。袁隆平,当之无愧为中国之脊梁!


五月,稻花飘香,禾穗累累,袁老,谁说您离去,我却分明看见,您在稻花丛中笑。

齐帆齐第4期28天写作成长营(9)篇(3101)字,累计(22712)字,

………………………………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
总结与预览地址:访问总结与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