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讲述了唐朝刑部尚书李日知如何运用管理艺术处理下属延误执行诏令的情况,没有使用刑杖,而是通过心理震慑、权威解构和同侪规训等方式解决问题。文章还分析了李日知的管理手段在现代职场的运用,包括刚性管理与道德管理的平衡、外在约束与内在自律的结合,以及平行监督机制的作用等。最后,文章推荐了一本关于权谋智慧的书籍,并提到了购买方式和官网链接。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李日知的管理艺术
李日知面对下属延误执行诏令的情况,没有使用刑杖,而是通过心理震慑的方式化解危机。他通过仪式化威慑、权威解构和同侪规训等手段,建立起持续的心理压迫场域,使权力威严深入人心。
关键观点2: 李日知管理手段的现代运用
文章分析了李日知的管理手段在现代职场的运用,包括刚柔并济的管理策略、将外在约束转化为内在自律的“耻感管理”模式,以及平行监督机制的作用等。这些策略在现代职场中仍然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观点3: 人情世故与利益博弈的重要性
文章强调了在职场和生活中,了解人情世故和利益博弈的重要性。文章提到了通过提高人情世故的处理能力和掌握利益博弈的技巧来应对复杂的人际关系和职场挑战。
关键观点4: 书籍推荐及购买信息
文章推荐了一本关于权谋智慧的书籍《权谋家讲伊索寓言》,并提供了购买方式和官网链接。
文章预览
【出处】《资治通鉴》第210卷 唐纪26 712年 【原文】日知在官,不行捶挞而事集。刑部有令史,受敕三日,忘不行。日知怒,索杖,集群吏,欲捶之;既而谓曰:“我欲捶汝,天下人必谓汝能撩李日知嗔,受李日知杖,不得比于人,妻子亦将弃汝矣。”遂释之。吏皆感悦,无敢犯者,脱有稽失,众共谪之。 【译文】李日知在担任刑部尚书职务时,从来不用刑杖责打误事的官吏,但刑部的各项任务也都能够圆满地完成。曾经有一位令史在接到皇帝敕令三天后,竟然忘记去贯彻执行。李日知十分生气,派人找出刑杖,然后集合所有的官吏,准备责打他,过了一会却又说道:“我如果下令责打你,天下人一定要说你能够惹我李日知生气,再说因延误公务而受到我李日知的杖责,与受到别人的责罚不同,恐怕连你的老婆孩子也要抛弃你了。”于是便放过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