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凹凸镜DOC
从独立纪录片出发,打捞一切“非虚构”故事。
今天看啥  ›  专栏  ›  凹凸镜DOC

白天是月嫂、快递员、泥瓦工,晚上写诗、写散文、写小说

凹凸镜DOC  · 公众号  · 社会  · 2024-09-02 21:31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讲述了皮村和工友之家的发展历程,以及小付个人的成长经历。文章描绘了皮村的街道和居民生活,介绍了工友之家的成立背景和各种活动。重点讲述了小付从打工妹到参与工友之家各种项目的转变,特别是她在文学小组中的努力和贡献。文章还提到了范雨素的成名过程以及小付在其中的作用。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皮村和工友之家的概况

介绍了皮村的街道和居民生活,描绘了工友之家的成立背景、活动和发展历程。

关键观点2: 小付的个人经历

描述了小付从打工妹到参与工友之家各种项目的转变,她在文学小组中的努力和贡献,以及她对飞机和家的特殊感情。

关键观点3: 文学小组的成功

介绍了文学小组的成立和发展,以及小付在其中的重要作用,包括鼓励工友们写作、投稿和发表作品。

关键观点4: 范雨素的成名过程

描述了范雨素的成名过程,以及小付在其中起到的推动作用。


文章预览

本文转自:人间像素 皮村和北京诸多城郊村庄的街道没有截然的区别——都是三四层的楼房簇拥着以饮食和出租屋为主的门面,街道和门楣、招牌参差不齐: 9 块 9 剪头发,10 元内裤,19 元睡衣,39 元熟食大骨头,40 元阿迪达斯,等等。 店铺门口晾着大幅当季的海带,笼养着小鸡或鸽子,空中延伸大股黑胶电缆扭曲的线路,遮蔽不严的下水道似乎不久前才告别明沟。 但是来到这里,眼前的街道显然要比北京其他城中村更为拥挤热闹,“出租公寓”的招牌鳞次栉比,似乎比别的城中村更为超前,头顶频繁低空掠过的航班,又给它带来额外的气质。 2014 年,皮村工友之家开办了文学兴趣小组,来自高校的授课老师和一群对文学感兴趣的工友,每周日晚相聚在这里。2017 年,一篇叫《我是范雨素》的文章爆红全网,让许多人知道了皮村和皮村文学小组 ………………………………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
总结与预览地址:访问总结与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