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主要介绍了构网型储能和跟网型储能的区别和特性。随着新能源电力和电力电子设备的渗透率增加,电力系统正在向低惯性、低阻尼的弱电网转变,因此构网型储能和跟网型储能的应用变得越来越重要。构网型储能能够提供电压和频率支撑,更适用于可再生能源接入比例高的地区;而跟网型储能则更适用于电网稳定性较好的区域。此外,文章还介绍了构网型储能的工作原理、优势以及常用的控制方式,并且与跟网型储能进行了对比。最后,文章指出构网型储能作为新兴技术仍在探索阶段,但随技术进步和政策支持,其应用将越来越成熟。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构网型和跟网型储能的区别
构网型储能是电压源,可自主设定电压参数,提供电压和频率支撑;跟网型储能是电流源,依赖电网电压和频率。构网型储能更适用于可再生能源接入比例高的地区,而跟网型储能更适用于电网稳定性较好的区域。
关键观点2: 构网型储能的工作原理和优势
构网型储能通过控制释放直流侧储能能量,提供惯量响应与振荡抑制,增强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其优势在于能够主动识别电网情况,平抑电网波动,提高系统强度,增加短路比,实现弹性电力系统。
关键观点3: 构网型储能的常用控制方式
构网型储能的常用控制方式包括基于下垂的控制、基于同步机的控制和其他控制方式。其中,基于同步机的控制方法能够提供虚拟惯性,是构网型储能控制方法的一个重要方面。
关键观点4: 构网型储能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目前国内外正在积极开展构网型储能示范项目,并推动相关研究和规模化应用。虽然构网型储能作为新兴技术仍在探索阶段,但随技术进步和政策支持,其应用将越来越成熟。
文章预览
最近一段时间,构网型储能的报道频频见诸报端,那究竟构网型、跟网型有什么区别呢? 一直以来,稳定的火电、水电、核电等同步电源构建了稳定的交流同步电网。传统的燃煤、燃气同步发电机可以为电网提供惯量支撑以及电压和频率调节,被视为电力系统安全的“压舱石”。随着新能源电力、电力电子设备渗透率的增加,电力系统正在向低惯性、低阻尼的弱电网转变,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面临严峻挑战。 新型电力系统呈现“双高”、“两化”特点 前言 在电化学储能系统中, 储能变流器 是仅次于电池的重要元件。储能变流器(PCS)包括整流器和逆变器,决定着输出电能的质量与特征。并网模式下,在负荷低谷时,储能变流器把电网中的交流电整流成直流电给电池组充电;在负荷高峰时,储能变流器把电池组中的直流电逆变成交流电反送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