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复旦人类学

每周一文 | 过去与当下:亲属研究中的生物本质主义

复旦人类学  · 公众号  ·  · 2024-12-16 06:06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介绍了关于亲属关系研究的文章,该文章回顾了戴维·施耐德对亲属关系的重新思考,探讨了重新定位亲属关系的可能性,并评价了施耐德的批评。文章还介绍了稳态属性集群理论(HPC理论)在亲属关系研究中的应用,并探讨了亲属关系的多元化问题。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亲属关系研究的重要性及其变迁

亲属关系研究对于人类学学科的重要性;20世纪60年代西方社会变化对亲属关系研究的引发思考;亲属关系研究的地位下降。

关键观点2: 施耐德对亲属关系的重新思考

施耐德认为亲属关系是通过社会互动和行为积极地创造、维持的;他批评过于强调从生物本质中脱离是对亲属研究史的过度简化;施耐德的研究强调了文化与规范、价值层面的分离,以意义为中心。

关键观点3: 施耐德的批评及其问题

施耐德对亲属研究的批评跨度约20年;他的批评借重了70年代美国人类学领域的主题变奏;施耐德对生物本质主义的界定和批判较为模糊,存在不准确之处;施耐德的理论在某些情况下过于绝对地概括了西方以外的事实。

关键观点4: 亲属关系的多元化和HPC理论的尝试

从“kinship”到“relatedness”的话语转变创造了普遍形式的概念;亲属关系的内涵变革呈不可逆转之势,需要纳入新的理论框架;HPC理论是一种颇具潜力的尝试,能将内部相对异质的集群赋予稳定属性,回应家庭或关系的变革对亲属理论挑战;HPC理论的有效性可通过实证工作来检验。

关键观点5: 余论

马歇尔·萨林斯和克利福德·格尔茨等学者的观点与HPC理论有一定的联系;民族志学家需要进一步在HPC理论框架下思考属性的动态、交融,超越传统非此即彼的“文化 - 生物”二分法。


文章预览

Robert A. Wilson (2016). Kinship Past, Kinship Present: Bio-Essentialism in the Study of Kinship. American Anthropologist , Vol 118, Issue 3, pp. 570-584. 亲属关系研究曾被视为理解人类文化的功能和进化的关键,是民族志研究中社会结构和文化实践的基础。有人类学者甚至认为:亲属研究对于人类学学科,就像逻辑对于哲学,人体画对于美术那么重要。 20 世纪 60 年代,西方社会避孕普及、离婚率上升、性解放运动、非传统家庭形式涌现等变化引发各界对家庭、双亲角色、亲属关系的重新思考。更重要的是,生殖技术的发展根本上挑战了“生物本质主义”( bio-essentialism )的亲属纽带根基,指向一种生物供体与文化纽带完全割离的关系缔结形式。 关于辅助生育技术等内容,我们推荐M. Strathern的After Nature 有鉴于此,人们在描述类似的家庭式关系时开始更倾向使用“ relatives ”“ relate ………………………………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
总结与预览地址:访问总结与预览